“2023北京榜样”颁奖典礼现场。
“2023北京抗洪救灾群体”——李素芳(中)讲解受灾情况。
叶辉正在进行量块修理工作。
“2023北京抗洪救灾群体”——青龙湖防汛救灾应急救援队在淤泥中转移被困老人。
道德光芒温暖人心,模范力量催人奋进。12月17日晚,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3北京榜样”颁奖典礼举行。颁奖典礼以“平凡中的力量”为主题,现场通过榜样人物小片播放、推荐人讲述、文艺表演、颁授奖杯等多种形式,呈现了“北京榜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
台下有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有人眼里噙着泪花,有人举起手机记录着。来自多个行业的孟二梅、程永茂、叶辉、金龙、高丰、王强、都晓杰、茉莉花、董丽娜、孙继伟等10位优秀个人获评“2023北京榜样”年榜人物,2023北京抗洪救灾群体、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12345网络班组等2个团体获得年度特别奖。这些榜样人物都是群众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善举并不惊天动地,却传递着善良与爱。
2023年,“北京榜样”主题活动走进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北京榜样”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与首都发展同心同向,实现了从闭门评先进到举荐社会化的选树升级,实现了从为榜样点赞到与榜样同行的热度升级,实现了从身边典型到“时代楷模”的荣誉升级,实现了从单一发展到矩阵建设的品牌升级。
十年来,48万榜样群体活跃在基层一线、扎根在市民之中,在平凡日子里闪闪发光,在不凡坚守中续写担当。
身边榜样故事 可爱可亲可感
时代的进步,需要文明风范的引领;社会的发展,需要榜样力量的激励。十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48万榜样群体,他们在庆祝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抗击疫情等大局大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他们中有7×24小时与网民实时在线交流的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12345网络班组;有用声音感动万千网友的我国首位视障播音专业研究生董丽娜;有在突如其来的洪灾面前带领全体居民倾尽所有救助滞留旅客的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有在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中成功解救转移118户被困群众的青龙湖镇防汛救灾应急救援队;有以高超技艺让古老长城重现壮美风貌的守护人程永茂……
他们是身边的平凡人,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折射出大国首都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众志成城的强大意志、团结奋斗的坚定信念,表现出践行首善标准、建功伟大时代的共同精神追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下生动具象的注脚。
十年来,“北京榜样”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他们带头参与文明创建,投身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周末卫生大扫除等活动,推动城市发展——
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解难书记”殷金凤把“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作为人生信条,以务实肯干的作风,把一个怨气多、矛盾多、困难多的老旧社区变成了邻里互帮互助的和谐社区。
外卖小哥高丰在送外卖途中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反映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生产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治理问题,参与城市治理,共同维护城市环境。
…………
十年来,“北京榜样”树立了一大批源自基层、植于平凡、凝聚正能量的榜样人物,他们的故事可爱可亲可感——
90后张佳鑫发起“夕阳再晨”项目,帮助老人学习手机上网、挂号、电子支付,12年带动19个省份超过100所高校志愿者参与科技助老志愿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313路公交车司机刘宝中是司机也是群众的“勤务员”,乘客都有他的联系方式,谁需要办点事、跑个腿儿,都可以找他。
…………
十年来,“北京榜样”中一大批榜样人物从个体发展壮大成团队,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效应——
企业家廖理纯,为了固沙防尘、治理雾霾,自筹资金在内蒙古、河北地区建起绿化志愿者基地,目前有志愿者1000多名,种树100多万棵,为北京植下绿色防护带。
榜样人物宋薛宣,从一个人学雷锋,到影响带动了全家人,再到发展成立大兴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人员有100多人,参与者有教授、医师、企业老板等,还有10个大中小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小分队,志愿者队伍已扩展到数千人。
以“北京榜样”和“柠檬黄”团队为代表的志愿者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积极投身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援、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100余万居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当好东道主、好客中国人”迎冬奥社会文明行动,为冬奥成功举办贡献了一份力量。
…………
一个个好人,就像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他们彰显着首都精神风貌,为这座城市聚集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助力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落实。
选树工作升级 凝聚榜样力量
十年沉淀、十年积累、十年收获,“北京榜样”已然成为首都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品牌。
十年间,选树活动实现了从闭门评先进到举荐社会化的升级。全市始终注重把“由上而下”抓典型,改为“由下而上”推榜样,按照“层层举荐、周周上榜、月月公益、全媒传播”的思路宣传树立“北京榜样”,着力把推荐榜样的过程变为学习榜样的过程,持续促进选树工作升级。优化选树机制。组委会办公室加强联络协调,评委会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组成,发展到新媒体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工青妇组织、社会各界代表等共同参与,实现了由机关闭门评选到广开评选言路的转变。拓展举荐渠道。在社区村、街乡镇、各区各系统层层推荐的基础上,开辟畅通首都高校、互联网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举荐渠道。重视开通媒体举荐直通车,倡导各新闻媒体把随机采访中发现的特色鲜明、事迹生动的优秀市民,直接推荐给组委会办公室等。促进评选贴近群众。注重把“北京榜样”评选地点由机关搬到基层一线,协调各区各系统轮流承接每月评委会,并直接安排进社区、企业、警队等基层单位,在现场观摩、经验介绍、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遴选当月上榜人物。从办公室走出去开门评选“北京榜样”,使每个评委都能充分、直接听到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极大地调动了各区、各系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北京榜样”活动对市民群众的吸引力,促进了榜样评选公平公开公正。
十年间,选树活动实现了建立传统媒体宣传体系到形成“全媒矩阵”的传播格局。全市持续加大“北京榜样”宣传力度,着力提升宣传时效性,广泛讲好“北京榜样”故事,做到全媒体、全时段、全覆盖。传统媒体宣传实现常态化,突显引领性和权威性。充分做好“北京榜样”在媒体的宣传报道,并注重把“北京榜样”事迹融入文艺创作,推出了讴歌“北京榜样”的歌曲以及大量戏剧、微电影作品。协调北京地区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第一时间在新媒体推出榜样故事和开展“学榜样 我行动”“为榜样圆梦”等系列活动。利用“北京榜样”官微开设原创线上栏目“榜样会客厅——榜样人物系列访谈”“学习榜样 走近榜样”“润物无声”系列特别节目。开展“身边有榜样 奋斗有力量”短视频征集大赛,线上线下同时宣传推广。公益广告宣传做到全方位,突出导向性和广泛性。市属各媒体拿出重要版面和时段,每月刊播“北京榜样”公益广告。每年制作一大批“北京榜样”主题海报,在全市城乡广泛张贴。基层宣传渠道不断创新,体现群众性和多样性。组织开展“北京榜样”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军营、农村巡讲活动。各区、各行业(系统)广泛开辟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区、行业(系统)新闻媒体加强宣传,用好电子大屏和社区村宣传栏,用好微信矩阵和文艺载体,先后推出《北京榜样》主题曲及系列情景剧、舞台剧、广播剧。举办“平凡的力量——北京榜样五周年大型图片展”、诵读会、“北京榜样”传颂会、“北京榜样”手绘涂鸦活动等,着力打造接地气、有人气、冒热气的文化精品,为榜样立传、为时代明德。
社会各界与“北京榜样” 双向奔赴
为百余位榜样圆梦,连续4年为榜样群体提供公益体检……十年来,北京从制度上不断探索关爱榜样方式,激励更多市民学习榜样、崇尚榜样、争做榜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拿出优质资源加入到礼遇榜样的队伍中来。社会各界与“北京榜样”的双向奔赴,形成了正能量的优质循环。
十年间,从为榜样点赞到与榜样同行。积极设计和搭建便于群众参与、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千方百计推动“北京榜样”活动在基层和群众中热起来、火起来,让城乡居民在长期潜移默化中产生共情共鸣,实现上下同热,不断放大“北京榜样”的群体效应。
十年间,从身边典型到获授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十年来,“北京榜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获得的赞誉越来越多,从“北京榜样”到 “时代楷模”,榜样体现的引领价值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
十年间,品牌升级实现从单一发展到矩阵建设。十年来,“北京榜样”品牌从成长到成熟,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开展主题活动从“引导群众认知”起步,在“引导市民群众践行”上落脚,引领广大市民“学榜样,我行动”,成为全市道德建设领域的一块金招牌,“北京榜样”的品牌生命力不断被激发,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十年间,礼遇升级实现从单纯“为榜样圆梦”到礼遇榜样制度化常态化。十年来,“为榜样圆梦”活动一直是“北京榜样”主题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礼遇榜样制度、拓展礼遇榜样形式、扩大礼遇榜样覆盖面等,体现对榜样人物的关心和礼遇,针对榜样人物理想愿望、事迹特点和实际情况策划开展圆梦活动,已先后为数百位榜样人物开展了专场公益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社会导向,激发榜样的光荣感和当首都优秀市民的动力。
身前有目标,身边有榜样,身后有温暖。“北京榜样”的发布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埋下了一个梦想,在以后每一个脚踏实地的前行中,这个种子和梦想终将汇聚起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磅礴力量。(供稿:首都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