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香满赣鄱——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中国文明网
文明花开 香满赣鄱——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4-02-04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涵养文明新风,激荡澎湃力量。近年来,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探索出一条又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经验路径,传播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江西故事,绘就出一幅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提质增效

  以文明实践占领思想阵地

  “‘乡村夜话’马上开始了,大家有好的建议可以提一提。”瑞昌市黄金乡2023年第一季度“乡村夜话”开始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就党的政策、民生实事等问题定期开展面对面沟通交流,这个做法受到群众的欢迎。

  干部群众“打开天窗说亮话”,问出“人间烟火气”,答出“问题解决法”,这是江西各地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项重大举措。省委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印发全省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南》和评估细则,规范化标准化推进中心建设。

  省委宣传部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先后召开6次全省现场推进会,不断压实各方责任、总结推广经验、破解工作难题。目前,全省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6个、实践所1655个、实践站20925个,实现县乡村全覆盖。2023年,江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星级创建活动,首批评定五星级实践中心6个、实践所29个、实践站200个,进一步营造出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态势。

  南昌市红谷滩区卫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志愿服务台、“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区、南昌市图书馆红谷滩分馆等融为一体,成为凝聚党群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筑美好家园的坚实阵地。

  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避暑旅游聚集区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平安建设、禁毒宣传、反诈宣传等工作,打造凝聚民心的“精神家园”。

  …………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一条条创新路径,把资源“融”起来,打造出“党群服务 文明实践”综合体和文明实践广场、公园、基地等不设“围墙”的实践点。

  2023年,来自全省46所省属大中专院校的1万余名大学生利用暑假假期,走进11个设区市104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理论宣讲、支教服务、知识科普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带到基层一线,以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文明故事。

  精心建设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演出、科学知识普及等9大类共31.1万余个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采取“文明实践员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方式运行,完成服务390万余次。

  …………

  “基层点单,精准服务”。一个个品牌项目,推动省市县三级系统资源下沉,调动各类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和力量参与文明实践。

  放眼赣鄱大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逐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

  立德树人

  以文明培育展现时代风尚

  精神文明建设,建的是信仰、信念、信心。

  红色是江西最鲜明的底色,这里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江西考察指导,充分体现了对江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大爱。近年来,江西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不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扣主题主线,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做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全省各级各类宣讲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阵地,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活动。持续擦亮景德镇珠山区“小巷讲堂”、新余“老兵宣讲团”等理论传播品牌,通过理论宣传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遍赣鄱大地、温润千家万户。

  精神文化传承不息,美德善行滋养人心。

  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江西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持续唱响“江西好人文化”品牌。

  先进典型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坚守山村43年的教师支月英、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家风的甘公荣、赣南脐橙守护人袁守根、“大国工匠”王中美……他们感人肺腑的事迹,散发出向善向上的光芒,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江西省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

  据统计,江西省共有16人荣膺全国道德模范、70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2户当选全国文明家庭,4人(组)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941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江西开展“好人宣讲‘声’入人心”活动,组建省市县三级“好人宣讲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让时代典型走到百姓身边、走进群众心坎。

  礼敬有德之人,让正能量无限量。江西省出台《江西省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每年定期组织看望、慰问各级道德模范等典型,在全社会倡树了“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一次次理论宣讲、一项项道德实践、一个个先进典型,共同唱响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赞歌,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为民惠民

  以文明创建构筑和美家园

  文明是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幸福底色。

  在九江市长虹大道道路两边,一系列公益广告传递着爱国爱党、勤俭节约、互助友爱的正能量,“红马甲”志愿者活跃在十字路口、街头广场以及其他地方,传递着文明新风。

  文明,让城市更美。新干县因地制宜开展公园绿地建设,建设“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健身游玩的好去处。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制度,推进生活垃圾定点分类投放。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放心消费示范岗”等模范店的创建,大力整顿集贸市场周边占路为市、乱摆乱设摊点等突出问题。

  目前,江西共有南昌市、吉安市、赣州市、萍乡市、景德镇市和南昌县、宜丰县、玉山县、芦溪县、大余县等10个全国文明城市,有4个设区市(九江市、鹰潭市、宜春市、上饶市)及13个县(市)入选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此外,现有全国文明村镇218个,全国文明单位296个,全国文明校园48所,全国文明家庭22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江西省制定出台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积极开展红色家风故事接力宣讲等活动,选树全省最美家庭等,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筑牢社会文明的基础。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江西省深入推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开展全省“百场辅导进百校”心理健康教育志愿实践活动,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向纵深拓展。

  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从“一处美”到“一片美”,江西省以为民惠民理念推动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花齐放,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外在美”向“内涵美”拓展,2022年9月,石城县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这批客人来自全省其他县(市、区)的民政部门和文明办,大家目的一致——为探究石城“免礼”背后的故事而来。在大家的讨论中,全省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典型做法和实践养成,有了更为生动的注脚。

  出台《江西省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群众评议活动,广泛开展“零彩礼”集体婚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教育、得实惠……通过一系列移风易俗改革路径探索,移风易俗理念在全省逐步形成共识,良好社会风气正在不断形成。很多人都有共同的感觉:如今,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

  近悦远来风物新,最是文明润人心。回望走过的足迹,江西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眺望未来的征途,在赣鄱大地上,文明之花会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供稿:江西省文明办 江西日报 记者张武明 刘斐)

【责任编辑:贾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