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村晚’活力四射……”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24年新年贺词,点赞贵州“村超”,让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备感振奋、欢欣鼓舞!自2023年开赛以来,“村超”一脚踢开了“流量阀门”、火爆出圈。“村超”“村BA”,折射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力量,彰显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样貌。
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理论宣传二人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心见行;“红飘带”、《伟大转折》“叫好又叫座”,长征文化整体呈现的“双子星”熠熠生辉;“万桥飞架”以恢宏壮丽映衬时代之美、以桥梁之冠彰显发展之兴;“四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旅游产业恢复“井喷”……多彩贵州气象日新,文化的力量如浩荡潮流浸润心田、似战鼓擂响催人奋进。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多彩贵州人气兴旺、活力满满、烟火气升腾的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强化思想引领、守正创新,大力唱响强信心的主旋律,有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貌一新、岁岁常新,贵州力量极大凝聚,贵州精神充分彰显,贵州形象更加鲜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七个着力”“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共同构筑起党的创新理论文化篇的恢宏格局,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贵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彩华章,2023年,贵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力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省委常委会和省级领导班子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举办为期7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多次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会,始终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坚持全面学、重点学、专题学,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欲事立,须是心立。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创新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全面推广列席旁听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及时跟进、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聚焦“学、干、改”,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惠民有感”作为检验主题教育的重要标准,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重实效善创新推进理论宣传,理论武装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贵州迅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活动”,推动大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认真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书籍学习宣传发行。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更不是让我们坐起等、坐起要,成为懒汉……”在绥阳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风华镇虹桥社区,一场“专家学者讲理论 先进典型讲实践”的二人互动式宣讲热烈展开。
全省各级党组织持续创新运用“理论宣传二人讲”等形式,教育引导基层、机关党员干部以及青年学生、群众、社会各阶层人士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2023年,共开展宣讲13.1万余场,覆盖听众1178.3万余人次,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被中宣部表彰为2023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理论研究宣传阐释重高度、有深度。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重大专题研究,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理论研讨会,《中国屯堡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稳步增长、成果质量不断提升,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智库索引智库建设最佳案例和智库研究优秀成果奖,提升打造《“黔”进的力量》、“贵在有理”理论宣传品牌,创新推出“悟思想伟力·看实践创新”专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传承创新、立心赋能
文化事业产业枝繁叶茂
“贵州是创作的沃土,是投资的理想之地。”2023年12月18日,贵州在北京举行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招商引资座谈会,号召知名文艺工作者积极走进贵州,推出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文艺精品力作。电影《排雷部队》《二十四道拐》,动漫电影、电视剧“少年王阳明”系列之《月明飞锡下天风》,电视剧《江山》《大明长风》等重点项目签约。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枝繁叶茂。
文化传承持续深入——
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以128项具体举措,系统化集成化品牌化推动贵州文化传承创新。
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演艺“红飘带”,通过“艺术 科技”的创新表达形式,讲述理想与信念的远征,传承红色基因,观众感慨“这一抹红色,是从未忘却的纪念”“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高科技的加持下更让人感到震撼”。
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称为“一部埋藏于地下的两晋南朝至宋明时期的‘黔中通史’”。《贵州文库》《阳明文库》《贵州学者文丛》编辑出版扎实推进。贵州文旅IP形象“多彩宝”在北京正式发布,生动展现贵州“山水有灵境、衣饰有千面、处处有佳节”的多彩风貌。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历史大剧《丁宝桢》、革命题材电视剧《大道薪火》、纪录片《梵净山》等在央视持续热播。京剧《阳明悟道》主演冯冠博夺得梅花奖。在2023第十九届中美国际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上,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电影《云上南山》分别获“最佳电视纪录片”一等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举办“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全国文艺名家大型采风创作活动。打造“贵拍无忧”服务品牌,成立一站式的省影视拍摄服务中心。
文化惠民务求实效——
创新举办2023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以14项主体活动、15项配套活动打造了“文化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升级改造北京路大剧院,2023年7月以来展演近70场,引进省外剧目20场。贵阳“路边音乐会”唱响美好生活。全省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广场舞展演、全民阅读、戏曲进乡村、送文化下基层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力无穷。
文旅融合提质增效——
随着“机景联动·飞阅贵州”和冬游贵州旅游产品发布,游客入黔旅游,可享受市州支线机场“支支串飞”优惠,旅途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轻松愉悦。
坚持文化旅游融合是根本、文化科技融合是方向,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成功举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扬长避短,构建“重点推介 流量吸引 政策优惠”复合式营销模式,文旅、体旅、桥旅、酒旅融合快速发展。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游客人均消费额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13%、119%、105%,旅游业加快恢复、强劲增长、持续领跑。
提振信心、鼓舞士气
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壮大
纵挥凌云笔,抒写新时代。
2023年,全省新闻战线坚持“深挖、提炼、扩面、广传”,用好“新媒体开路、传统媒体跟进、新老滚动、上下联动、内外互动”融媒体传播打法,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以饱满热情感知发展脉动、生动笔触记录时代变迁,自信自强、团结奋斗的贵州好故事持续热传、好声音接连唱响。
主题宣传鼓点激越——
聚焦主题教育及全国两会、省两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重大主题重大节点开展立体传播、融合传播、内外传播。持续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强信心 开好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乡村行 看振兴”等专题专栏,深入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的生动实践。推出“多彩贵州·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特别报道,勾勒出大踏步前进的贵州缩影,全网阅读量超10亿次,大型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热播,融合传播指数居全国热播纪录片第一位。贵南高铁贵荔段开通运营,70余名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的体验式采访让“旅游专线”更加红火、“地球绿宝石”更为闪亮。“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向媒体公布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良好成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春风化雨润万物,丹心妙笔著华章。中央媒体刊播贵州报道数量超4万条、再创历史新高,重点报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心聚力促发展 团结奋斗向未来》《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3篇乾兴平文章,在全国两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磅发声,内涵深刻、振奋人心。
媒体融合纵深推进——
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推动省级媒体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天眼”“动静”“众望”等品牌愈发鲜明,“百姓关注”民生新媒体平台的融媒体传播影响力位居全国省级地面频道前列,“天眼云融媒体平台”获得2023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推动市(州)级媒体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建设融媒体中心和传播平台;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快提质升级,持续夯牢筑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国际传播有声有色——
承接中宣部指导的“大使圆桌论坛”,组织19国驻华使节代表团开展生态文明贵州行及论坛活动。贵南高铁贵荔段开通运营,让外界认识了一条通向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专线”。《有朋自远方来》《艺起游贵州》《最“贵”的绝招》等纪录片、微纪录片、微综艺片在海外电视台及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丝路十年——‘一带一路’上的贵州故事”大型融媒体传播活动展示良好中国形象。
网上传播丰富多彩——
创新开展网上正能量传播工程,用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持续打造“看贵州”网上主题宣传、“多彩贵州有多彩”网络文化传播、积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繁荣向上向善网络文化。“爱上贵州的100个理由”全球短视频征集活动、《万峰山居图》等系列新媒体产品广受好评。
立德树人、成风化人
精神文明建设润物无声
“为红军烈士守墓,这是我们的家事。”
盘州市的邹广阳、邹广周兄弟遵循父亲嘱咐,为牺牲的红军战士赵文荣守墓70载。自觉承担这份家事的,还有邹广阳的儿子、孙子和曾孙,这是一家五代的诚信诺言。2023年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2022年“诚信之星”,邹广阳、邹广周兄弟入选。
2023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文明沃土,涵养时代新风,日益构筑起全省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新高地。
文明培育弘扬道德风尚——
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完成换届,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推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建好用好管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第二届“新时代的贵州人”和贵州“最美”系列人物选树宣传活动,涵盖教育、科技、交通、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近200人入选。好人好事激荡“感人贵州”,全年四个季度79人入选“贵州好人榜”,他们或见义勇为,或助人为乐,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不断树起道德风尚新标杆。
文明实践激发向善力量——
“多彩贵州·志愿黔行”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化,实名注册志愿者数量居全国前列。充分发挥全省88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阵地优势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矩阵优势,推进“两心相悦”联动发展,合力打通宣传、教育、引导、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设贵州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融合平台,持续推进《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深化“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特色活动。
文明创建涵养时代新风——
“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深化拓展,社会公共文明指数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积极性不断激活,“人人是形象、处处是环境”的城乡风貌全面构建。深入开展“五大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百花齐放、引领风尚。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智慧管理平台,推进文明创建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强力维护文明创建先进典型公信力、权威性和含金量。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奋进之椽书写时代答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提升思想引领力、舆论影响力、文明塑造力、文化竞争力,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现实力量。(供稿:贵州省文明办 贵州日报 记者李坤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