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是构建和展示中华民族工业化进程的物质和精神实证,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珍贵财富。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工业遗产虽然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出现较晚,但是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和城乡建设转型发展息息相关,对其开展相关调研、认定、保护和利用工作有助于延续城市根脉、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工业遗产的界定与保护现状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化进程对历史及当下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类新型文化遗产,具有打破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的特性。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去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老工业城市或城市工业区留下了大量工业遗存,其中大部分面临拆除的命运,只有少部分有幸列入各类遗产名录进行保护。由于存在体量巨大、内涵复杂、管理多头、人地矛盾尖锐以及易受自然灾害威胁等原因,对这部分工业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等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工业遗产的概念脱胎于英国的工业考古调查,随着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简称TICCIH)等国际组织的建立以及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召开,其概念、内涵、保护方针等逐渐明确。2003年发布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中指出,“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遗存组成,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时期始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直至当代,当然也要研究更早的前工业和原始工业的起源。另外还需借鉴存在于技术史中产品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业遗产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在后续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联合准则:工业遗产、构筑物、区域和景观的保护》(简称《都柏林准则》,2011年)、《亚洲工业遗产台北宣言》(2012年)中不断地完善,近年来要求对其进一步调整的呼声不断。
新概念引入除了需要理解其产生的情境和源流,还要符合使用地的实际情况。1840年,西方列强以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迫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又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步入工业化之前已拥有许多享誉亚洲乃至世界的手工业产业和大型工程项目,这与后续的工业化进程在理念和实操层面上紧密相连,给中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中国古代手工业遗产背后蕴含的工业精神和工业文化具有一定本土化特色,且在整个亚洲极具代表性,对于丰富全球化认知也具有重要贡献。因此,工业遗产的本土化研究也要逐步将古代手工业遗产纳入研究范畴之内,而传统农业、手工业社会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对于讲求效率和标准化的工业思想有着调节和完善作用,也应该纳入对于工业精神的普遍理解。
近年来,老工业城市面临转型升级,工业生产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大量工业遗存尚未记录就遭到破坏、损毁甚至消亡,部分已被列入诸如《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甚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的工业遗产,其保护形势也不容乐观。例如上海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呈连续带状分布的工业遗产,随着大量拆除已变成散点状分布,更为可惜的是内部设备的拆卸使得多数工业遗产只剩下建筑外观的空壳;又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黄石华新水泥厂旧址所存的三条“湿法”水泥回转窑、四川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的蒸汽机车头等,由于这些设备体量巨大、长期处于室外环境,文物的防腐蚀保护工作既艰巨又具有示范意义。
工业遗产保护正面临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双重困境,亟须在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与认定、工业技术在遗产领域的适用性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目前工业遗产利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工业遗产保护、修复等仍相对缓慢和滞后,综合性研究和示范性保护项目实施刻不容缓。
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与时代需求
工业遗产保护既包含工业遗产价值评估、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工业遗产更新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也包含工业遗产本体材料研究、材料腐蚀与防护、工业建筑结构安全检测、遗址生态环境修复等保护技术相关领域。在遗产化和资源化的驱使下,工业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立足国际视野并结合国内实际开展相关工作。
价值认知与评估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基础。只有依照工业遗产价值认知的结果进行评估,知道要“保什么”,然后才是“如何保”“怎么用”的问题。因此,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完善价值认知理论和挖掘方法,开展系统性评估和认定工作,建成分类分级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共享工业遗产保护成果。这一过程既需要运用科学技术史和文化遗产学、历史文献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要培育本土化的工业考古学,积极发挥其对挖掘工业遗产价值的作用。与此同时,基于资料搜集和实际调查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的建设也十分必要。
研发技术与建立标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工业遗产保护与其他类型文化遗产保护相比,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其自身的特性。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共同支撑起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体系。一方面,借鉴传统文物保护的经验、借用现代工程技术,都有助于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另一方面,工业遗产保护也亟须建立起一套独立的规范和标准,取得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重要成果,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
活化利用是工业遗产保护的动力。工业遗产自身的特性和所有权的属性,使得“以用促保”成为实现工业遗产保护的不竭动力。目前我国有着把工业遗产开发为主题性博物馆、建设为城市公共空间、打造为综合购物中心、重组为创意产业园区等活化利用的大量成功案例,在工业建筑改造利用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领域都取得显著成果。相较于国际层面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状况,我国工业遗产保护需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工业社区参与和工业文化传承等内容,从整体上弥合工业发展之后留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创伤。
高水平人才培养是工业遗产保护的根本。人才是工业遗产保护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支撑。深入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本领域创新能力、加强团队间的协作,形成跨学科交叉的工业遗产保护群体。工业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完善相关学科学生培养方案,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产教和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工业遗产保护还需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取得学界和行业的认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培养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这一事业的发展。
国际交流合作是工业遗产保护的舞台。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和推进工业文化国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举措。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的新议题,需要积极开展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间合作,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建成高端人才汇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以城市更新等重大战略需求为主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掌握国内外和行业内外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发展动向,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建设好服务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思想库、人才库、智囊团,才能实现工业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历史文化传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业遗产因其丰富的内涵和通古贯今的属性,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资源。工业遗产实证了工业化阶段对资源的大量索取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保护工业遗产不仅对丰富文物科技创新内涵具有直接的作用,还是弘扬中国工业文化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
工业遗产保护丰富文物科技创新内涵。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数量众多,保护工作任务艰巨,在文物价值认知和本体保护等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也提出,全面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加大要素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多学科协同,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围绕工业遗产在长时段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解决制约文物科技创新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遗产保护助力弘扬工业文化。工业遗产蕴含着工人记忆、工厂文化和工业精神,与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和农业遗产一样,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践行“两个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针对工业文化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明确指出:“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诚信精神等。”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工业文化的具象体现,通过在特定情境下的建构和阐释,可以发挥出工业文化的当代价值,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工业遗产保护支撑城市绿色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城市保护或保留工业制造、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设施设备、空间特征及其文化景观,从而使工业资源转化为文化和旅游等其他类型资源,有助于推动城市复兴,实现绿色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更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以文化振兴带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全面开展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工业遗产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治理,将为加快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更新改造、探索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等发挥积极作用。(王冬冬 潜伟/分别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业遗产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