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中国文明网

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发表时间:2024-12-05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打印: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担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实现思想引领力强、舆论影响力强、文明塑造力强、文化竞争力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坚持历史主动、现实支撑,不断增强建设文化强省、担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信心决心

  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定位,既有创新理论为引领,也有历史经验可借鉴,更有资源禀赋作支撑。

  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担好新的文化使命有独特的理论资源优势。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们有独特的理论资源优势,这是建设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所在。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历史,担好新的文化使命有深厚的历史经验可鉴。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不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先于经济发展并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并不鲜见。恩格斯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法国人是以英国哲学为依据的),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与秦国地处边陲、远离中原,经济上相对落后,但两国积极“变法”、繁荣文化,由此逐渐强盛起来。这些历史启示我们,文化之强与经济之强并非完全同步实现,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方也可以思想更解放、文化走在前,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立足古老厚重的文化沃土,担好新的文化使命有优良的资源禀赋支撑。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彩,有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厚重红色文化,有以阳明文化为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点的多彩民族文化,有屯堡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有灿烂辉煌的史前文明。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内涵丰富、价值突出、影响深远,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的文化瑰宝,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坚实资源基础。

  坚持强基固本、立心赋能,全面推进建设文化强国、担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以尊崇敬畏之心赓续文化血脉、传承民族之魂,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理论武装有生气见神采,用思想之力引领人心、凝聚人心。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首要任务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我们不断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全面推广列席旁听机制。特别是坚持讲理论与讲实践相结合、讲道理与讲故事相贯通,创新推出“理论宣传二人讲”,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受到群众普遍欢迎。提升打造“‘黔’进的力量”等理论宣传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温暖人心。

  深刻把握“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论断,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用传播之力汇聚共识、塑造认知。胸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是谋划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近年来,通过深度融入大势、服务大局,统筹内宣、外宣,坚持深挖、提炼、扩面、广传工作方针,坚持正面宣传、舆论监督和决策参考“三位一体”,指导新闻媒体既当好“乐器”又当好“武器”,创新提炼“新媒体开路、传统媒体跟进,新老滚动、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融媒体传播打法,高效构建全媒体立体传播矩阵,“天眼”“动静”等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主题宣传,推出系列小切口、有温度、暖人心的报道,讲述自信自强、团结奋进的故事,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瑰宝绽放时代光芒,用文化之力汇聚力量、推动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赓续中华文脉的根本途径。将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深入挖掘多彩贵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大价值,以百年树人的战略意识、久久为功的历史耐心,谋划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全力构筑自信自强精神新高地“四梁八柱”,文化瑰宝日益绽放时代光彩。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采用绣花功夫改造提升老街区老建筑,让文化融入生活、让城市留下记忆。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价值导向,深化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用创新之力推动文化繁荣、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刻把握文化的事业和产业属性,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以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创造性打造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构建了长征文化展示“双子星”,形成了文化旅游科技融合新样板,让广大观众透过精彩绝伦的科技艺术盛宴,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红色历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手抓流量、一手提质量,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推进旅游产业化。

  深刻领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坚持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用文明之力纯民风、树新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所在。我们坚持体育搭台、文化唱戏,着力实现存量变流量、流量变效益“二次转化”,推动“村超”“村BA”活力四射、持续出圈,形成千亿级流量奇观,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不断优化活动、提升阵地、完善制度,改进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两“心”相悦、联动发展,持续推动志愿服务新高地建设,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面向全省所有行政村开展村史村事征集整理工作,拓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等活动,城乡文明新风更加蔚然成风。

  坚持守正创新、扬长补短,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担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部署,必将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我们将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守正创新、扬长补短,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担好新的文化使命作出更多贡献。

  担好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健全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理论学习重在知行合一、理论研究贵在经世致用、理论宣传胜在入脑入心,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思想引领力。我们将不断健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更加突出学习的政治性、理论性、实效性。坚持经世致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学理化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推动“理论宣传二人讲”扩面走深,构建更有生气、更见神采的理论宣传工作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担好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坚定不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成为全面提升舆论影响力的“必答题”。我们将统筹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和新闻单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省级主要媒体进入全国新型主流媒体第一方阵,高标准建设中国(贵州)大视听算力产业园,力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战略性重塑,使主流媒体具有更加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真正实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担好新的文化使命,寓教于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活力四射的“村超”“村BA”启示我们,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可以更好提升文明塑造力。我们将深入总结运用好经验,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深化两“心”融合发展,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体制机制,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持不懈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扬文明新风,让文明之花在贵州大地璀璨绽放。

  担好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健全文化旅游科技融合机制,坚定不移促进文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翅膀,科技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我们将持续深化文化旅游融合这一根本性融合、文化科技融合这一方向性融合,培育壮大文化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文化竞争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健全“四大文化工程”推进机制,久久为功、立心赋能。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打造一批核心功能突出和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推行文艺精品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努力攀登文艺高峰。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推进实施文旅数智化创新工程,着力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一流旅游城市,努力建成近悦远来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卢雍政/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贾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