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火表演 炼火表演 高姥山庙会“迎长旗”活动 浙江省金华市山区县——磐安,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茶文化、药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等源远流长,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戏剧、曲艺、编织、雕刻、民俗等独树一帜。磐安各地的宗教庙会活动,如玉山茶场庙赶茶场、高姥山七夕节、兴胡公案会、谷将山庙会、双溪庙会、昭明院六月六庙会、窃川乡的祭马会等,极大地丰富了山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尤其是从古至今遗存下来的民俗活动,诸如炼火、迎大旗、大祭马、叠罗汉等,尤为让人惊叹。近年来,磐安县非遗保护成效显著,使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记录、抢救和保护,走在了浙江基层非遗保护的前列。 底蕴深厚 特色鲜明 气势恢宏,以“大”著称。磐安有四大——大旗、大凉伞、大祭马、大宫灯,个个华丽壮观。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是当地茶场庙庙会标志性的民间艺术活动,是国内独有的、群体性传统民间竞技活动。大旗旗杆高达36米,最为人称道的是旗面,经丈量,旗面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能覆盖一亩土地。大凉伞伞柄高3米,伞面为半径1米的六棱体或八棱体,伞的上面还有高0.7米的亭阁模型,外饰是十分精致的彩色纸花,画上并塑起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棱角处挂各色纸球和流苏,在伞类中可谓独一无二。而大祭马仅制作框架就需毛竹1200斤,马尾需竹丝30斤。大宫灯外形呈球状,外面套用红绸,非常美观,并可以像雨伞一样,撑开收拢,深受用户喜爱。2000年国庆节期间,磐安县双峰宫灯厂特制的直径15米的大宫灯高高地挂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 粗犷狂野,极具原生态。磐安县民间表演艺术风格粗野豪放,不事雕琢,极具原生态特色,在江南传统艺术中独具一格。如炼火是古代“祓除”习俗的遗存,与先民狩猎归来围着大堆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极为相似,参加炼火的人只穿一条裤衩,赤脚在通红的炭火上表演。在火炭场上,这些勇士们手持钢叉,高声呼啸,勇猛奋进,场面惊心动魄。炼火者赤脚赤膊踏火山、闯火海而能安然无恙,令观者无不称奇。迎长旗是当地庆丰收、贺太平的一种民俗活动,其队伍一般由几十人到上百人组成,以锣鼓队为前导,指挥“长旗”行进,风格粗犷热烈。 底蕴丰富,积淀深厚。磐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一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如以赶茶场、龙虎大旗为代表的茶文化,起源于晋代道士许逊。许逊游历磐安,在玉山修炼,帮助当地茶农发展茶叶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当地百姓尊崇和爱戴。玉山人民感其恩德,为其建庙立像,四季朝拜,每年举行隆重的庙会,从此便有了赶茶场,玉山茶文化从此开始新的历程。以盘山圣帝、盘山药园等为代表的药文化,追踪溯源可至南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于527年至530年间隐居大盘山,辟药园教民种药,后世尊其为“盘山圣帝”,建昭明院,塑造金身以志纪念,因此磐安的药材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南朝。以祭孔典礼、婺州南宗孔氏家庙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追溯至南宋建炎年间的孔子48代孙孔端躬。另外,以卢琰九支卢宫灯为代表的竹文化,以羊音食菇成仙为代表的菇文化等,无不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原汁原味,乡土味浓。磐安民风淳朴,独特的地理环境保留了众多的民间文化遗存,民间艺术特色和乡土气息浓郁。拿出磐安任何一项非遗项目,其乡土味都会扑面而来。即便是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祭孔典礼”,也融入了生动鲜活、极富山乡特色的磐安民间艺术表演,如榉溪孔氏家庙的“婺州南宗祭孔典礼”,将庄严肃穆与生动活泼有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