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谈]高密扑灰年画
发表时间:2011-12-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再有二十天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春节里有很多习俗,其中就少不了张贴年画,这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说起年画,我们知道天津杨柳青,知道江苏桃花坞,还知道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山东高密有种扑灰年画,全国也只高密有。

  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

  作为山东高密独有的一个古老画种,扑灰年画相传起源于明代初期,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创始人是北乡公婆庙村一个姓王的民间艺人,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原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姜庄镇、夏庄镇一带。扑灰年画是受高密民间文人画与民间庙宇壁画的影响,在高密民俗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清代中后期扑灰年画发展成熟并兴盛,随之形成独特的工艺流程和挥洒豪放、拙朴古雅的艺术风格,沿袭至今。

  尽管扑灰年画的制作技术比较独特,但它仍然属于我国年画群中的一个画种。在扑灰年画产生之前,高密一带的年画生产,大多是由一些穷文人手绘而成,他们为迎合民间需求,用工笔或半工半写之法绘一些喜庆题材的年画,销售于市,以聊补生活之不足。可想而知,这种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因此,单靠这种低效率绘制的年画作品,远远满足不了民间百姓在春节期间张贴年画之需求。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促使艺人们改进年画的技法,于是,扑灰年画这一画种诞生了。扑灰年画的产生,为那些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从事年画生产,并以此为谋生手段提供了可能。

  从清代乾隆到咸丰年间(1736—1860)是高密扑灰年画发展的成熟期。乾隆十五年,公婆庙王氏开收徒之先河,收本村张氏的四个儿子为徒学画。后因生活所迫,张氏四弟便仿学师傅,作墨屏花卉画于街市变卖,以补农田歉收的不足。这样做的结果,大大体现了扑灰年画的商品性质,扩大了它的行销范围及其在人们中间的影响,从而促进了高密民间年画的兴起与传播。

  高密扑灰年画以人物题材成就最高,根据画面风格可以分为“红货”与“老抹画”两个流派。“老抹画”继承传统画法,仍以画墨屏为主,画风典雅,虽受新画派冲击,决心不改初衷,自编歌谣表态明志:“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扑灰“红货”,大胆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向大红大绿靠拢,使作品显出艳丽红火,对比强烈的特色,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艺人也自编歌谣,宣扬成绩:“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行虾)

责任编辑:刘星星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47355&encoding=UTF-8&data=AAbTewAAAAcAAB7tAAAAAQAjW-aYpeiKguS5oOS_l-iwiF3pq5jlr4bmiZHngbDlubTnlLsAAAAAAAAAAAAAAC8wLQIVAJMwytjXkweC_3H9wxEBg4JvmUZkAhQwqweB9CylGRIWscClIgmd7lbCM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47355&encoding=UTF-8&data=AAbTewAAAAcAAB7tAAAAAQAjW-aYpeiKguS5oOS_l-iwiF3pq5jlr4bmiZHngbDlubTnlLsAAAAAAAAAAAAAAC4wLAIUR8Iec5z0dyFJ3F1oZ4q3AjCDt_gCFB437aozZ8k_1feiRKVTqXSLjvZ4&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