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百科全书》停止纸质印刷而转向在线版本。很多人在感叹的同时却忽略了去年年底另一个新闻:网络巨头Google公司宣布停止开发旗下的Knol项目,并将在今年4月将其正式关闭。众所周知,Google财力雄厚,且在知识组织领域一向野心勃勃,Knol同《大英百科全书》一样,主张由专家、学者撰写条目,文章署名、文责自负,甫一开始就将自己谦逊地定位为“维基百科的有益补充”,但降生后却命运多蹇,乏人问津。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很难理解卷帙浩繁的《大英百科全书》为何能独活到现在。它倒在今日,不是太早,而是太晚,尤其是当我们反观那些与它同样享有声誉的大型工具书,都或不再发行,或早早走向网络(如2000年即发布网络版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却没能引起这么多人扼腕唏嘘。为什么独独是《大英百科全书》活到今天? 毫无疑问,《大英百科全书》反映了人类试图统摄一切知识的愿望,那些竖立满墙的书卷为遥远时代的知识传统提供了“文化乡愁”的实体对应物。仅此而已。然而人们总会认为相比网络上的知识,《大英百科全书》更权威些,可事实并非如此。在知识的角斗场,《大英百科全书》同它的竞争对手——维基百科、Google搜索引擎、专业知识搜索引擎(如试图直接在页面给出可靠事实和数据的Wolfram|Alpha)、付费数据库(如集合了巨量辞典资源的Oxford ReferenceOnline)以及网上的专业社区相比,简直就像一个童子兵——真切却没有战斗力。美国学者威廉·克罗侬(William Cronon)指出,如今维基百科上的许多领域,如数学、音乐等已经被专家全面占领,我们对比“Fermat’sLastTheorem”(费马大定理)这个词条,就能发现维基百科的内容大大优于《大英百科全书》。而且我们永远也搞不清楚《大英百科全书》收录词条的标准,比如我想知道《指环王》作者J.R.R.托尔金生造的人工语言是怎么回事,辛苦翻阅《大英百科全书》,上面甚至没有Elvish Languages这个词条,更别说介绍网络上那些讨论制造人工语言的有趣社区了。而电子音乐爱好者也将失望地发现,他们喜爱的Theremin乐器在《大英百科全书》上只有寥寥几句介绍。百科全书这种启蒙运动以来发展的组织知识的新模型,在Web2.0时代已显老旧,理应为新的生命让路。 印刷版百科全书的没落,还源于人类协同合作的空前进展。据圣塔菲研究所(SantaFe Institute)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如今在诸如高能物理学这样进步发展的科学领域,平均每个物理学家大约有173个合作者,而在许多领域,每篇科研论文的平均作者人数在200到500之间的论文越来越多,最多的甚至达到1681个!在专业如此细化且要求协同合作的今天,《大英百科全书》有限的供稿者如何能够应付这种变化?需知,即使一篇学术入门文章也是具体而微的专业概览,很难想像仅靠一位专家便能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而像维基百科那样用户足够丰富的开放平台就不同了,因为有严格而有效的规则制约,它形成了一个具有自我澄清功用的生态圈:理想情况下,一个词条便是一个健康开放的社区。如果说《大英百科全书》逻辑有序的编排是撰者精心选择的非自然结果,那么维基就更像这个世界本身——它实时生成、实时更新,这种过程可能是混乱的,但混乱中带有一种野性的生命力和生长欲望。几乎所有人在使用网络百科全书时都会怀疑其准确性,而工具书的生命就在于被质疑且相互征询。 我时常将互联网上的知识构建看成是人类建造新的通天塔的尝试。维基百科自诞生以来,便惊人地累积了270多种语言写成的1900多万篇文章,每个词条的各种语言版本相互映证、相互补充,用户随时查询,顺手更正,一砖一瓦地构建宏大建筑。像互联网上的许多开源项目一样,它自由且免费。知识的壁垒消失了,最先感受到这种振奋的是第三世界的青年——据互联网流量统计网站Alexa显示,四个“金砖国家”的用户对该网站的访问流量同美、日、英、法一道排在前十名。而《大英百科全书》呢?我想它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几乎已经没有影响力了。 先哲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在这个时代,分享知识才是力量。百科全书更是要“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实现encyclopedia词源中的“通识教育”之意义。而只有维基百科这样的形式才能把通识教育的成果实时固定下来。百科全书的“众包”固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不敢想像未来的美好而认为当前就是不合理。从这点来说,《大英百科全书》死了,却像一位有尊严的父亲那样死去,它伟大的堂·吉诃德式梦想被继承了下来。(罗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