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在朝阳公园,一位头戴“龙帽”的外国游客与几名北京市民一起玩起搭火车的游戏,共享这欢乐祥和的美好时光。记者 李继辉摄 红红火火的龙年春节假期到28日宣告结束,记者从市文化局获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过一个“文化年”。据初步统计,除夕至正月初五,本市26个主要庙会和民俗活动共吸引市民566.8万人次。春节长假期间,本市43家主要剧院共演出298场,吸引了近30万人次观众。此外,本市23家公共图书馆共开展102场讲座、交流、联欢、演出等活动,共吸引读者6万多人。遍布城乡的文化馆(站)共开展了90余场文化活动,受众达百万人次。 说起庙会,京城最有人气、文化味儿最浓的当属龙潭、地坛和厂甸了。截至昨天,地坛庙会和龙潭庙会已各自吸引游客逾百万人次。 龙潭庙会上,全国各地的花会表演最吸引人。今年,8支花会表演队奉献了拿手绝活儿,还有500余位演员献上了50场文艺、民俗表演。地坛庙会上,除了继续推出仿清祭地表演和文艺演出等保留节目外,今年还推出了养生讲座。每天14时,庙会上的养生园里肯定坐满了人。游客曹先生说:“我年年逛庙会,但今年感觉不一样,文化味儿特浓,学到不少养生保健知识。” 厂甸庙会不仅是老北京的最爱,更是很多国内外旅游团的“必修”景点。从广州带团来京的导游练勇介绍,很多南方游客对北京的春节习俗不甚了解,但却都知道北京有庙会。而说到看庙会,游客们提出要看历史最悠久的。“那当然非厂甸莫属,每年都得带游客过来感受一下气氛。” 还有很多庙会也颇具文化气息,特别是对“北京精神”的宣传,在各大庙会上随处可见,让市民倍感亲切。 提到演出,今年春节期间京城各大剧场的演出数量和丰富性均超过往年。以北京京剧院和国家京剧院为例,两个名团分别坐镇长安大戏院和梅兰芳大剧院,共演出20场大戏。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推出的德国汉堡芭蕾舞团两部大剧也颇受欢迎。大年初三晚上,艰涩的交响芭蕾《马勒第三交响曲》没能难住北京观众,演出结束后,众多观众起立鼓掌近半个小时,表达他们对这部力作的喜爱。汉堡芭团的演员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谢幕,感谢观众如火的热情。 今年春节举行文化活动,都非常注重公益性。首都剧院联盟旗下有30多家成员单位,如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首都剧场等,均推出了50元至100元的低票价区,长安大戏院更是推出了20元的日场票价,让更多市民走进剧场欢度春节假期。此外,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怀柔、密云等郊区县剧场还在春节期间推出39场平均票价为20元的公益演出,让3万观众受益。 虽然春节长假告一段落,但丰富的文化活动仍在继续。据悉,正月十五即将到来,北京市的街道乡镇和文化馆(站)又将上演灯会等新一轮民俗文化活动,陪伴市民过节。(记者 李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