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有“文化”
发表时间:2012-01-29   来源:中国文明网综合

导语:
   欢乐、热烈、祥和,龙年春节文化味十足。进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轻松充电,愉悦身心;庙会民俗、文化旅游,感受历史文化与时尚艺术混搭的魅力;看电影,品书画,办春晚各有所爱,人人满意。

   舞龙耍狮风风火火,读书观影热热闹闹,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洋溢华夏大地。小编带您去回味龙年的文化味儿。

 

**民俗文化 传统中品味年的快乐** 


    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高潮迭起,让游人目不暇接。记者张波 实习生吴温博摄 

富有陕北地域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是大唐西市文化庙会的最大亮点。记者边峰摄

   [陕西]十万人挤庙会 民俗绝活齐亮相
    今年,来自陕北信天游、大秧歌、腰鼓等富有陕北地域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是大唐西市文化庙会的最大亮点。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到元宵节,大唐西市的金市广场、丝路广场、博物馆及放生池广场,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秦腔、曲艺、民间自乐班,还有全国各地特色风情小吃都聚集在这里,可谓热点不断,高潮迭起。来自陕北地区的绥德、靖边、横山、府谷等县的数百位民间艺人,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极具特色的鼓舞、大秧歌、信天游、陕北说唱、霸王鞭舞等风情演艺。  

    此外,大唐西市庙会上引入了攀岩、活体雕塑、街舞等时尚元素,让年轻的观众们目不暇接。而捏泥人、剪纸、西洋镜、吹糖人、九连环等平日难得一见的传统技艺更是让许多孩子兴奋不已。[详细

岭南第一灯。

     [四川]“十二花灯”闹新春 万人民俗大巡游

     过大年,点花灯;闹元宵,赏花灯。花灯可是中国年俗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龙年春节,北川民众用万人民俗文化大巡游拉开了的迎春序曲。北川有名的“许家湾十二花灯”队排在巡游队伍的第36方阵。

   “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最早属于单一的祭祀性舞蹈,后来玩灯艺人通过对戏曲的“移植”和借鉴而发展成为花灯戏。“因为演出时有十二盏五彩花灯,所以叫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今年六旬的唐孝友说,花灯戏每年正月初一出灯,至二月初为完灯。“在我们当地,花灯是神的象征,花灯戏能驱邪除恶,保人畜安康。” [详细]

舞动起来的长兴百叶龙。图片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画出龙图腾 寄托幸福祈盼  

    龙年祈福,少不了拿龙做文章。舞龙的、捏龙的、制作各种龙型工艺品的……浙江各地用各式的“龙”民俗寄托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期盼。

    长兴百叶龙,好一出江南大戏:荷花,荷叶,彩蝶,蜻蜓……舞台上正展现的江南荷塘美景,眨眼间风云变幻,两条彩龙突然跃出水面……这是著名的长兴民间舞蹈《百叶龙》中的典型场景。
  “其他地方的舞龙,都是一开场就有一条条龙出现在大家面前,但长兴百叶龙完全不一样。”民间艺人杨斌这样说。 
    塘栖“米塑”龙,好看好玩还好吃:正月初三,余杭塘栖的黄阿姨忙了一下午,做出四条小龙。龙是用糯米粉捏出来的。这手艺叫做“米塑”,逢年过节,塘栖人都会用“米”做各种东西,既能吃又能玩,孩子大人都喜欢,而且寓意特别好。
 
  龙角井前许愿,祈求家家幸福安康:湖南东安县石期市镇龙兴村有一个关于龙的传说。龙年春节,村里人纷纷来到村口,祈祷社会太平,家家幸福安康。
  这里是一个天坑,又像天池。村里人世世代代称之为“龙角井”,水面近万平方米,深不见底。龙角井养育了全村人,每逢干旱,河里的水都干了,龙角井的水却永远都抽不干。

    宜春龙舞,稻草扎出来的龙虎虎生风:宜春地区不少乡镇年年舞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般从正月初二或初五出龙门,一直舞到正月十五。舞龙时,要有一人耍宝,多使用武术中的一些动作,伴以锣钹鼓点。舞龙花样繁多,龙抢宝、龙穿花、龙滚澡、龙脱皮、龙呷水、龙盘身等等。据说当地还有人能舞“板凳龙”(这和浙江浦江的板凳龙类似),以板凳为龙身,一头是龙头,一头是龙尾,两人或三人共舞。后者随前者起舞,互相配合默契,直舞得呼呼生风。[详细]

责任编辑:张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