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易发生中暑。为了预防中暑,小暑时节,中午前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要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食物和辛辣之品,应以清淡素食为主;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可随身备有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注意多食含钾食物,如海带、豆制品、紫菜、土豆、西瓜、香蕉等;也可采用刮痧的方法,即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暗紫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饮食 营养专家提醒说,盛夏时节,要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 一年四季均应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而夏季尤为适宜,尤其是盛夏来临之际。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养生品。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苔菜等。在干鲜果品中,有杏仁、桃仁、黑枣、茶叶、薄荷叶等。另外,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也属于苦味食物范畴。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但要适量,否则伤胃。 盛夏时节,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敛汗止泻祛湿,且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炎炎夏季,人们喜食生冷,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起居 起居要定时,露宿不可取,衣着勿赤膊。专家认为,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适当地减缓生活节奏,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工作,有利于减少焦虑的情绪。 夏季起居作息要有规律,一般是晚上10点至11点就寝,早上5点半至6点半起床,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此外,三餐及锻炼、用脑、休闲的时间均应明确。这种“定时”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时节尤其重要。盛夏时节,为了保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午饭后半小时最好作短暂午睡。人的体能需要午睡,不是“懒睡”“贪睡”“浪费时间”,是不花钱的“自然保健法”。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午睡是对晚上睡眠的补充。实验表明,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三成。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不好。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有些人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盛夏时节最好不要光着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