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就这样“活”了
保护不等于隔绝于世,保存不等于束之高阁,展示更不等于隔着玻璃罩被走马观花地一瞥。走进苏州平江历史街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白墙灰瓦,江南古镇的典雅优美之气扑面而来。“你快过来看,这两块石头是紫红色的,叫武康石,这是宋元时代的石头。”著名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指着寿安桥上的两块石板说。
这片街区是阮教授从小生活的地方,他对古街区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我们不做假古董。”阮教授对于当前的仿古建筑风有着不同观点,“什么是仿古?就是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仿造古代做出来的东西,那是现代的,不是古代的。” 街区里的筑园会馆是清代张氏故宅“三和堂”保留下来的第一进的部分建筑。“你看,这里面有中央空调,有地暖,有24小时热水,有电子门禁。我们完整保留了整个古建筑的外壳,但是里面掏空了,装上现代的时尚的东西,使人在里面居住得更加舒适。”阮教授说。 会馆里的一堵白墙吸引了我的目光,白墙与客厅之间形成了一个回廊,回廊顶部由几何图形的透光材料组成,有着强烈的艺术设计感。谁能想到如此“小资”的回廊,其实里面有一堵历经沧桑的古墙体。 在平江历史街区,随处可见当地的居民,或赶路,或遛狗,或喝茶聊天。整个历史街区不是一个封闭的旅游景点,而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清晨,人们形色匆匆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去上班;傍晚,下了班的人们开始在河边纳凉、唠家常。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一体,江南小镇的闲适生活图景每天都在上演。 刺绣、熏香、旗袍、昆曲、评弹……这里的商铺看起来更像是文化陈列馆,精美雅致,散发着浓浓的古典文化味。“我们对商家的遴选,更看重的是有没有文化底蕴,能不能认同街区的文化价值和定位,只想挣钱的,我们都会劝退。”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青介绍说,“每一个商家都是一个景点,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 穿过街边的小巷,便是普通的民居,苏州评弹博物馆就坐落在张家巷3号,原址为清末民初的沈家大宅。苏州评弹,是平话和弹词的总称。平话又称大书,只说不唱,演出大都为单档(一人),演员凭一把折扇、一块醒木,边说边演,内容一般是演义、公案、武侠及英雄史诗。弹词又称小说,既有说表,又有弹唱,演出大都为双档(两个),也有单档和三人档(三人)的,内容一般是描述社会生活和爱情故事。(李锦云) |
责任编辑:邵紫晖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