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为民间工艺家建基地,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传播。记者王安卓摄 核心提示 在离昆明市区15公里的盘龙区双龙街道办事处哈马者村,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面聚集了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大师。面塑、微雕、土陶乐器、烙画这些濒临失传的民族手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展示、传承。这就是盘龙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为民间工艺家建立的创作培训基地——合虚民族文化传习馆。 为民间工艺家建基地 民族文化有了传习馆 在哈马者村的合虚民族文化传习馆,各式各样的雕塑到处都有,精致的土陶制品或摆或挂,雕刻机、印染机等民间工艺制作设备及剩余材料、油漆桶堆放在不同的操作间。 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许多民间传统技艺正处在消亡的边缘,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除少部分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能得到经济回报外,大部分工艺品经济价值不大,很多年轻人放弃手艺外出务工。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重建刻不容缓。为此,云南一批民间艺人在盘龙区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合虚民族文化传习馆”。传习馆由盘龙区文产办、合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建,是昆明地区较早成立的民族民间非遗传承机构,是昆明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传习馆之一。“在市文产办和盘龙区委宣传部的扶持下,从2007年创建至今,旨在传习民族民间文化,挽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绝技的传习馆,取得了可喜成果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合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仲德说,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合虚文化传习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组织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工艺美术家等60多位代表人物担当老师,传道授业。通过传习馆几十类的传承项目活动,如今传习馆已经形成系统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并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将大师们毕生所学的技艺和绝技传授给学员,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开创了一条传承保护与创新并举之路。 合虚文化传习馆重点在刺绣、风筝、彩扎、面塑、剪纸、木雕、石雕、草编、角雕、民间绘画、书法、微雕、蝶翅画、土陶乐器、糖画、土陶、烙画、金沙画、铜工艺、泥塑、编扎、民族乐器、民族民间文学、民俗表演等几十大类工艺技艺的传承,传习馆学员已达数千人。为使传习馆走上规模化、传习实践教学、创新生产、理论研究、绝技表演、影像记录的道路,目前盘龙区正着手规划在双龙街道办事处哈马者村开办创作基地,从事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 “公司+艺术家+农户” 为挽救民族工艺“造血” 如今,一批民族民间手工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聚集合虚文化传习馆,他们开班收徒,对社区居民、民间工艺爱好者、失地村民、下岗工人、中小学生进行培训,迄今已培训6000多人次,其中,残障人士1000余人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传习馆,盘龙区在昆明繁华的钱王街开辟了“前沿阵地”,很多非遗传承人都“榜上有名”。他们在此设置了20多个项目,中小学生可以前往学习。此外,在有浓郁老昆明味道的园博花鸟市场,盘龙区为艺人联系提供了免费展位,为每位艺人“起名做牌”,扩大市场。以前,园博花鸟市场门庭冷落、客流稀少,民间工艺活动进驻后,客流量大大增加。 “只会手工艺永远是匠人而非民间工艺大师。传习馆不仅教学,还结合技艺传承和开发利用,形成了品牌并得到市场认可。”王仲德说,传习馆以政府引导扶持、公司运作、艺术家操作、农户制作的“公司+艺术家+农户”模式,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养传承人。 为了能“自我造血”,传习馆在附近村寨建立了两个工艺美术生产基地。土陶、滇派风筝、烙画、木刻、木雕等工作室还承担着研发、生产的任务。 盘龙区多年前开始寻访民间艺人,挖掘传统工艺,组织活动、创造条件让民间艺人展示才艺。为他们提供场地和经费支持,鼓励传习馆等举办培训班,组织活动让民间工艺与时代结合。同时,还特别收录各种散落工艺,并出版了《昆明民间艺术人物传奇》一书,将艺人的传奇经历和传统工艺尽可能地保存下来。 “传习馆为传统艺术品与市场结合找到了一个契合点。”盘龙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说,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元素,但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不是摆个摊位就能形成的,只有得到市场接受和认可,解决艺人的经济收入问题,才能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保护一方特色民间工艺。(记者 杨雪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