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光在试弓 身穿鲜艳的锡伯族传统服饰,足蹬短帮靴,本就身材魁梧的伊春光,显得更高大了。他背后的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弓。“冬天下料,春天刨牛角,夏天制筋,到秋天把它们组合起来,做一把弓要操心一年多。”他说。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的这几天里,伊春光忙,忙得不亦乐乎。 锡伯族传统的弓,长约1.6米,近1公斤重。几乎每个观众都挺兴奋地想试试臂力,但大多数人用尽全力也只能把弓拉开一半。这时,伊春光就笑眯眯拿过来示范,拈箭、搭弓、瞄准、蓄势待发。雄姿英发,一副锡伯族战士的骁勇模样,让人很难相信他已经65岁,还患有退行性骨质增生,行动有些不便。 “复活”八旗牛角弓 伊春光生活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这里留存着纯正的锡伯族文化,更是唯一将清代八旗“国语骑射”(满文满语和弓箭文化)传统保存至今的地方。 伊春光退休之前,是一家工厂的模型工,兼做油漆工、钳工、车工。他手巧,家里的家具全是自己做的。15年前,有一次在乌鲁木齐街头,老伊偶然看见一些商贩在卖弓箭,要价很高,可是非常劣质,跟他记忆中的传统弓箭相去甚远。 受此触动,他决心复活祖辈使用过的真正的弓箭。生活在察布查尔的锡伯人,是清乾隆年间从东北的盛京(今沈阳)西迁到伊犁河谷的,为了戍边屯垦,他们带去了八旗牛角弓。这种弓的制作工艺如今早已失传多年。2001年,伊春光听说察布查尔县体委有一把祖辈西迁时带来的弓,马上怀着“朝圣”之心去看,一见之下,激动万分:“太精美了!它的内胎是竹制的,弓身用野山羊角做成,缠上了牛筋,弹力很大;弓把手用的是牛大腿骨;两端的木质弓梢头上配着牛角做的‘梢头’……” 他以这把弓做样板,开始潜心制作。野山羊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造次不得,他托人从南方找来了水牛角,又托东北的朋友寄来牛筋、鱼胶……200多道工序,伊春光依样复制半点不敢马虎:弓胎用竹片,弓身覆上一层用牛筋加工而成的纤维,弓蹬用牛角,弓梢用硬木,弓梢尖端也配了牛角梢头——这样即使常年使用也不会被弓弦磨断,而弓把手则用坚固的牛大腿骨制作……他做出的这第一把“复古”牛角弓有70磅弹力,射程可达150米。做第二把时,老伊有了些自己的改进,制作工序简化到180多道,还设法增加了弹力和射程,外观则更加古色古香。 创办弓箭制作社 2003年,伊春光创办了“锡力旦”(锡伯语“箭”的意思)弓箭制作社。 恢复了失传的工艺,他并未止步。至今,他研制开发了6个系列的弓箭,最长的弓1.72米,最小的70厘米;甚至尝试了现代材料,比如做玻璃钢弓,也能射150多米远。他还给弓箭做艺术装饰,给用整张牛皮制成的弓壶和箭壶压、烫、烙上锡伯族图腾“鲜卑神兽”等图案和锡伯文字。伊春光说:“传承锡伯族弓箭,就不能丢了它的文化特色。”他不断给自己的弓箭事业添加现代元素:申请了外观、结构等8项国家专利,和儿子一起开设“锡力旦中华传统弓箭文化研究网”,一些简单的工序开始设计成高效率的流水作业……古老弓箭是戍边的武器,到了伊春光手上,他要拿它“转战”市场,“开疆辟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