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19日)是周一,适逢巴金故居闭馆日。记者踏进上海武康路113号大门时,这里静悄悄的。 自2011年12月1日至今,巴金故居开放已110天。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介绍说,截至昨天,到巴金故居参观的总人数为14905人,团队参观89次,平均每天参观人次为216人。 110天试开放,天南地北的读者走进这座小楼,在感受大师留存的气息同时,也把自己的足迹留在这里。 每位观者都心怀崇敬 工作人员朱银宇还记得,开馆第一天,原定10时开馆,9时30分门外已排起长龙,于是提前15分钟开放。开馆后,有几天气温低且阴雨绵绵,而每天的参观者仍有二三百位。 来到这里的游客都放轻了脚步,低声交谈着,好像生怕打扰了什么似的。“在寒冬里,踏着湿漉漉的脚步来参观,肯定是对巴老有着特殊感情的人。” 故居开放的第一个月,总参观人数达8078人,平均每天367人。担任解说的茹佳说,她最忙的一天就讲解了7场。“许多读者一进门,先恭恭敬敬地向巴老的照片三鞠躬。” 她还记得,去年12月2日那天有一群不同寻常的参观者——来自巴金故乡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的师生们。他们参观完巴金故居后,又在门前的空地上用四川话朗诵了一篇文章——《巴金爷爷和我们的故事》。 有老人,有跟着父母来的小学童,年轻人更多,还有很多外国读者慕名而来。他们都希望在这里感受到“不一样的巴金”。很多文化名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惊动任何人。 每段留言都发自肺腑 周立民给记者拿来巴金故居开馆至今的参观者留言,写得满满当当的两大本。封面是巴老手迹“读书笔记”四个字,内页摘录的是巴老的名言名句。 翻开留言簿,从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字迹,到扭扭歪歪甚至需要借助拼音的稚嫩笔迹,每个人写下了自己来到“巴金的家”后最想说的话。 据工作人员回忆,2011年12月4日,他们请一位老先生在第一页上留言时,老先生翻看着笔记本,然后放下,轻轻地说:“我不敢在上面留言。”他未道出的真意或许是:不敢班门弄斧。 还有一位老年读者参观完,已经走到门口,工作人员请他写下几句感想。老人在桌前停下脚步,想了想,坐下拿起笔;思考一会,放下笔;沉思一会,又拿起笔,最后还是放下笔说:“还要好好想想。” 留言簿的空白,终于在12月6日被打破。署名王韧的读者洋洋洒洒写满第一页,似乎意犹未尽,又在第二页上写道:“巴金以他丰厚的文化,高尚的品德,独立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屹立世间,如灯塔照耀。” 更多如“巴金的家好温馨”等匆匆忙忙的留言,却忘记写下自己的名字。哈尔滨读者安韬留言:“参观巴老故居,是我到上海最大收获。向巴老致敬!”这句话,可能道出了许许多多读者共同的心声。 让观者和巴金零距离 “是读者的热情及建议,推动着我们的工作不断完善。”周立民告诉记者。他透露,将在清明节前对小型展览换展,通过展出巴金生前看过的戏单、收藏的小物件、买书的发票等等,向读者展示巴金生活的另一面。同时,已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学生们帮忙,把院内的草木品种标示出来印册;多媒体室会播放根据巴金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精彩片段,让读者听听巴老的声音。“希望不要让读者看到的仅仅是冷冰冰的展品。” 巴金故居还承担着巴金资料的整理和学术研究工作。目前,《巴金全集》的修订已全面启动,将在2014年巴金诞辰110周年时推出,修订本的规模将超过30卷。同时,还将建立巴金手稿数据库、初刊文数据库和译作数据库。 据周立民透露,巴老生前仔细保留着读者写给他的每封信,下半年会出版“50年代的读者写给巴金的信”。 60年前的读者会给巴老写些什么?“我们希望书出版后,会有人和我们联系,到故居来看看,讲讲他们当年写信时的故事。”(记者 姜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