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深圳市马拉松比赛时隔三年重启。“一座城的文明,每个人的荣耀,深圳马拉松加油!”气氛组手拿横幅,为选手们加油鼓劲。“红马甲”志愿者在其中奔忙,为参赛者提供贴心及时的帮助。
可以说,“深马”既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也是深圳城市文明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现。
科技赋能“智”造文明之城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闪亮旗帜,科技创新的基因深刻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圳积极利用这一优势,用科技创新赋能文明城市建设。
近年来,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上班族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如何乱停乱放等问题?深圳利用北斗高精定位技术,实现了对共享单车的精细化管理。针对行人闯红灯、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等行为,深圳建设多条新型“智慧道路”,进行智能执法,全力破解交通管理“顽疾”。
科技力量让政务服务更智慧、更精准、更便捷。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秒报”“秒批”智慧政务新模式,现已实现730个事项“秒报”,360个事项“秒批”,253个事项“秒报秒批一体化”。推广政务服务“免证办”,打造无实体卡证城市。积极推行政务服务“精准推送”“主动兑现”“免申即享”等,便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以文运城 增进市民文化福祉
每到金秋时节,“深圳读书月”便如约而至,为全市居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盛宴,书香润城,文化成为一座城市的温润底色。
在深圳,市民可享受“十分钟文化圈”,离家不远有图书馆,在街角设有图书柜,24小时运营的书吧和各样新兴书店让阅读更便捷。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深圳还设有7座博物馆,9座文化馆(含分馆),54个文化广场。以文运城,以文塑城,深圳力造“文化之城”,使书香更浓,文风更盛。
近年,深圳扎实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建成“图书馆之城”及“深圳文献港”服务平台。搭建“一网统管、一键预约”体育场馆预约平台,打造线上文体消费新模式。
志愿者红 彰显城市品格
唐治红是来自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的一名志愿者,近十年,他身穿红马甲,巡河护河,微笑服务,累计志愿时长达9179.9小时。
在深圳,像唐治红这样的志愿者们还有很多。他们下沉城市的各个角落,督促垃圾分类、社区服务、护河巡河,为这座城市的美好努力。截至2022年底,深圳共有注册志愿者351万人,全市每5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
为深化“志愿者之城”建设,深圳率先在微信等平台开通线上志愿服务,积极推行“互联网+志愿服务”。同时,持续深化“深圳关爱行动”,深圳推出“步步行善”网络公益活动,让市民的行走步数折算为爱心善款,由爱心企业认捐出资助力公益项目,活动累计善行里程超5000万公里。(供稿:广东文明办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