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河北:“线下+线上”多元渠道供给让文化服务“不打烊”
发表时间:2022-04-25来源:河北日报

  为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工作,河北省委宣传部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全省各文化单位充分发挥文化娱乐生活主阵地、主力军作用,通过“线下+线上”的多元渠道供给,加强优质内容生产,创新文化服务方式,让“不打烊”的文化服务全覆盖、常态化。

  以文化人,更能凝心聚力。河北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地文化单位主动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力聚势,充分发挥文化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积极作用,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优质文化产品,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聚焦中心工作 弘扬正能量温润人心

  文化浸润人心,汇聚民心。河北省推出一批聚焦国家大事、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主旋律文艺精品,以文艺之光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丰盈大众精神生活。

  由河北省和北京市、四川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共同组织创作的冬奥主题电视剧《冰雪之名》在央视八套、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河北卫视等热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由河北省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杂技秀《冬奥畅想》网上热播;由河北省艺术中心创排的民族歌剧《雁翎队》线上展演……仅今年就有4部文艺精品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舞台,大批优质文化供给给予大众心灵润物无声的滋养。

  “三件大事”如激昂的乐章,回荡在全省奋进新征程上。恢宏的时代画卷激发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他们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创作精品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这些作品火爆网络,唤醒了越来越多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雄安新区建设点燃了河北省文艺创作的激情,也加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4月1日,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的“启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书法美术摄影展线上线下同时开展,300件美术作品、190件书法作品、23个专题和40件单幅摄影作品,艺术定格了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优美淀泊风光。一件件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不断滋养着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五年来,省美协不断组织艺术家走进雄安新区,开展记录性写生创作,筹办主题展览,推出优秀作品、推介优秀人才。”省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美协还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多次举办写生、创作和展览等主题活动,加强三地美术事业的交流互进。

  用文艺展现冬奥,开启鼓舞人心的崭新篇章。电视剧《冰雪之名》以“中国和冬奥的四十年”为主题,通过讲述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家三代人与冰雪运动的情缘,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冬奥精神。自2月5日首播以来,该剧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首播在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同时破1,播出后热度持续稳步增长。有网友留言:“中国初代冰雪人筚路蓝缕的拓荒史和当代冰雪人勇敢拼搏的奋斗史感人至深,为他们点赞。”目前,该剧在网上依旧被广泛关注,如潮好评。

  以网络凝聚力量,用文艺传递真情。近日,河北省艺术中心线上播出民族歌剧《雁翎队》,展现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书写新时代雄安画卷;省音协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喜迎二十大雄安主题原创歌曲展播,《雄安之歌》《奋斗吧中国》《让梦想看得见》等一批饱含深情的雄安主题原创歌曲在网上广为传唱;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爱拼会赢》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奏响了青年一代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汲取奋进力量的恢宏乐章……河北省文艺工作者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推出众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涌动着温润人心的力量。

  盘活数字资源 探索文化服务新模式

  面对大众数字文化需求井喷式增长,河北省各文化单位不断盘活数字资源,完善“一站式”“一键通”便民文化服务,打破地域界限、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明显增强。

  “云”传播让更多人共享海量文化资源。4月14日上午,刚结束晨练的曾凤兰掏出手机,点开河北公共文化云平台,熟练地找到“精品艺术”栏目中的“河北省群众文艺优秀作品展演”,跟朋友们反复看一支舞蹈视频。平台上丰富的群众文艺展演节目和精彩课程成了他们的线上“课堂”。“我们也会自己编排舞蹈动作,但有时需要加入民族舞、秧歌舞的动作,通过网络学习特别方便。”曾凤兰又轻车熟路地找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打开“云课堂”中的“跟我学秧歌”视频说道。

  “‘云课堂’的主讲老师是全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刚开始推出这个栏目时,我们主动联系各地传承人。随着课程逐渐被大众认知、喜爱,各地的传承人开始主动联系我们提供录制好的课程视频。”回忆起“云课堂”从无到有,再到不断成长的过程,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发展部主任赵丽苹印象深刻。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博物馆文化服务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河北博物院不断推出河博微课堂、特展·云约会、宝藏四方、网络直播公开课等面向大众的线上参与活动,以新颖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与此同时,河北博物院数字展馆访问量也不断创出新高。“让文物活起来,融入社会时代发展,离不开对文物价值和意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表示,通过丰富的线上途径,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而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文化服务模式持续创新,数字资源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云端文化供给全天候满足着广大受众差异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激发大众的实时互动与情感共鸣。

  探索时尚表达 助力传统文化“火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河北省文艺工作者不断探索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为年轻人架起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不仅让传统文化变得活起来、火起来,也不断激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并带动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日前,由河北省发起,河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率群农民频率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快手平台官方共同主办的“全媒体·南北梆子争霸赛”火爆网络。截至目前,快手平台的“#南北梆子争霸赛”及合作项目话题页参与及播放总量超1.6亿,热度仍在不断攀升。

  4月13日晚,“全媒体·南北梆子争霸赛”河北赛区最后一场票友选拔赛在快手平台“盛世梨园风”直播间内开赛。来自山东德州的小伙刘闯凭借讨喜的外形和醇熟的技艺,赢得评委老师河北梆子名家彭蕙蘅、邱瑞德的青睐,加之双方直播间的网友频繁互动,掀起了整场直播的高潮,同时在线人数达到5000人,观看量达90万人次,互动留言达2万条。

  此次活动凸显了文化活动一大新态势:强强跨地域抱团联手,依托共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打破地域界限融合发展。“活动依托河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率群农民频率《梨园风》节目多年创办戏曲节目积累的资源优势,以全媒体联动、名家与草根互动、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梨园风》栏目制作人卢玲介绍,在一个月时间内,河北、河南两省戏迷及全国各地“梆子声腔”爱好者通过网络平台展示风采及技艺,国家著名戏曲演员、戏剧理论学者等通过网络直播间,或点评选手表演,或展示戏曲绝活,或为非遗发声。一场由线下延伸到线上的梨园盛事,吸引了众多老中青少网友的广泛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上迸发出强大活力,将一树繁花绽放海内外。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以线上教学方式开办2021“发展中国家杂技培训班”,培训42名老挝、柬埔寨等外国学员;石家庄市群艺馆线上面向全国直播“第五届清明诗会”……不断拓展的传播空间与越来越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形成合力,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凝聚起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强大精神动力。(记者 曹铮 刘萍)

责任编辑:梁 海燕
【纠错】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