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凝心聚神谱新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怎么守正创新?
发表时间:2020-08-10来源:人民日报

  “艺”起战疫,“文”暖人心。从春晚新增抗疫节目到元宵节抗疫专场,从歌曲《坚信爱会赢》到《武汉伢》,从纪录片《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到《在武汉》,从短视频《各地美食为热干面加油》到《高校校花为武大樱花送祝福》……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节目,一首首触动心灵的歌曲,一部部鼓舞人心的片子,给人以无穷的信心和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仅文艺界,社科理论、新闻出版、对外宣传等战线也积极行动起来,用笔尖书写、用镜头记录、用话筒传递,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强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党的十九大以来,文化领域一系列制度相继建立健全。从颁布《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到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文化制度作出新的部署,构建起“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守正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固本培元筑根基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思想理论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旗帜和灯塔。发生于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表面上是一场古典文化艺术复兴运动,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我国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新文化运动,通过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这些例子都表明,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以思想理论的突破为先导和前提的。

  历史的潮流有多么汹涌澎湃,真理的力量就有多么雄浑深厚。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犹如一轮壮丽的红日喷薄而出,驱散了旧世界的层层黑暗,照亮了人类通往理想社会的康庄大道。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高峰。170多年过去了,尽管世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以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巨眸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无穷力量。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得出的正确结论。从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发展史都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才找到了改变旧中国悲惨命运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早已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从观念形态的原则要求上升为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将更加坚强有力地确保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各方面、全领域。

  龙衮九章,但挈一领。意识形态领域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犹如一根红线,贯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切工作和所有活动。无论是理论武装还是新闻宣传,无论是文艺创作生产还是文化体制改革,无论是精神文明创建还是网络建设管理,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这个“主心骨”,紧紧围绕这一根本制度来展开、来推进,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主流价值,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第一位的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近年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读本陆续推出,《平“语”近人》《新时代学习大会》等一批电视理论节目广受欢迎,党的创新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91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一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引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指引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主流价值涵育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敢打硬仗的人民子弟兵,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的公安干警和社区工作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的志愿者,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人民群众……这些战“疫”英雄,虽然各自的岗位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光辉形象带给我们一样的感动。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家国情怀,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状况的集中反映,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观念标准。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它好比“定海针”,决定着文化的属性和特质;它好比“导航仪”,引领着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任何一种文化要立起来、强起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引领力。中华文化之所以独树一帜、源远流长,最根本的就在于我国古代核心价值观的维系和黏合。古人很早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后经历代儒家的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成为我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保持稳定的重要精神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再到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光明前景,都是中华儿女在追梦圆梦路上矢志追求的价值目标。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犹如“总开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义凛然,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万丈豪情,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无畏气魄,最根本的就在于有理想信念的感召和激励。在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也必须靠理想信念凝聚起磅礴力量。筑牢信仰之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入法入规是关键。任何一种价值观要在全社会牢固确立,思想的教化固然重要,法律的规范也不可或缺。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律规范、贯穿法治实践,法律才能契合全体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才能真正为人们所信仰、所遵守。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等文件,推动入法入规驶入快车道,力争经过5—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全体人民通过“软要求”和“硬约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诚信标尺立准则。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讲诚信的传统,“徙木立信”“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典故耳熟能详,被传为崇德守信的美谈。推动诚信建设,既要靠道德的力量,更要靠制度的保障。近年来,我国以完善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自2013年开始,我国实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制度,“老赖”们不仅在街头大屏上被曝光,还被限制乘坐高铁和飞机、住星级酒店等消费,成为背信弃约的反面典型。

  舆论引导聚共识

  疫情凶猛肆虐,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央视《新闻1+1》节目屡上热搜,成为疫情舆论正面引导的“流量大咖”。从连线钟南山院士发布人传人预警到采访武汉主要领导公开救治情况,从关注疫情数字变化到分析每日疫情形势,从聚焦无症状感染者到跟踪海外疫情动态……这档节目直击事件真相、回应群众关切,在疫情舆论引导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整个战“疫”过程中,各级各类媒体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入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准确发布疫情信息,生动报道抗疫一线感人事迹,广泛普及疫情防护知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国内国际相互贯通、大事小事统筹兼顾,有效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闻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推动传播形态持续演变,新载体、新渠道、新应用、新平台不断涌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亿,微信月活用户超11亿,抖音、快手日活用户分别超过4亿、3亿。为适应新形势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必须着力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各项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把好党性原则“定盘星”。党管宣传、党管媒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任何媒体都要表达立场、传递思想、影响人心,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性这条铁的原则绝不能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就不会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其危害和祸乱难以想象。西方媒体都掌握在垄断资本集团手里,受资本的操控,不可能成为客观公正的“社会公器”。我们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紧紧抓在党的手中,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所有的党媒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远、传得更深入。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媒体融合是贯通网上网下舆论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主要媒体纷纷抢滩互联网阵地,“移动优先”成为共识,“中心厨房”深受好评,“传播矩阵”日益壮大,“爆款产品”屡屡刷屏……从“相加”到“相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步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特别是打造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数超过1.81亿,每日浏览量达8.3亿次,深刻改变了网上舆论生态。如何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最重要的是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全面落实“两个所有”要求,决不允许有两个标准、“两个舆论场”,决不允许存在“新闻特区”“舆论飞地”。

  占据舆论斗争“制高点”。毛泽东同志曾说:“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开展舆论斗争,对于掌握舆论引导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现在的国际舆论格局,认怂就会语塞,失语就要挨骂,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气势上和道义上压倒敌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些国家对中国“污名化”,极力“甩锅”本国抗疫不力的责任,拿中国当“替罪羊”。我们旗帜鲜明地开展舆论斗争,有理有据地进行批驳,揭穿他们的谎言,让世人看到其卑劣行径和丑恶嘴脸。

  文化兴盛润心田

  2019年,浙江嘉兴图书馆火了。它只有158名员工,一年内开展了5000场活动,平均每天有13场活动,到馆人次超过400万,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现象,成为地方图书馆的“顶流”。近年来,嘉兴图书馆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建立“城乡一体化总分馆制”,积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让拥有百年历史的老馆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嘉兴人的文化家园,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了一张亮丽名片。

  “嘉兴图书馆现象”是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博物馆5132个,其中不少场馆很受欢迎,节假日甚至“一票难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市场日趋繁荣。目前我国电视剧和图书年产量高居世界第一,电影年产量世界第二。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还不相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更加丰富、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过去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是“好不好”的问题,文化建设也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提出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为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依据。

  文化创作出精品。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我和我的祖国》,从《小欢喜》到《庆余年》,从知识付费到网络春晚,从故宫国潮到敦煌文创……这几年来,我国文化创作产品亮点迭出、精彩纷呈,让人们尽享文化饕餮盛宴。文化产品是反映时代精神的载体,文化创作有着广阔的舞台。推动文化的繁荣兴盛,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植根火热生活,书写蓬勃实践,反映人民心声,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之美。

  文化服务有保障。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入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绿色电脑进西部、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已经实现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基本解决了落后地区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这次全会首次提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目的就是让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制度化,更好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产业双丰收。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承载着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能给人以启迪,一场精彩的舞台艺术节目能给人以震撼,一首美好的歌曲能给人以鼓舞,一本动人的小说能给人以力量。《渴望》《外来妹》《平凡的世界》等众多深入人心的作品,影响和激励了无数人,成为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的鲜活写照。好的文化产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更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这次全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更好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助力推出更多高质量文化产品。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绝,文明长河奔流不息。背倚5000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乘着新时代制度创新的浩荡东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能够书写新的发展篇章,迎来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让中华文化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责任编辑:贺 子桓
【纠错】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746785&encoding=UTF-8&data=AFewYQAAAAcAAMeNAAAAAQBO5Yed5b-D6IGa56We6LCx5paw56-H4oCU4oCU56S-5Lya5Li75LmJ5YWI6L-b5paH5YyW5Yi25bqm5oCO5LmI5a6I5q2j5Yib5paw77yfAAAAAAAAAAAAAAAuMCwCFB2aMWvHQjeZgjzTKXq3OkCM7PToAhRlu9ZTOLgICmelYFJpvuP0_hbyt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5746785&encoding=UTF-8&data=AFewYQAAAAcAAMeNAAAAAQBO5Yed5b-D6IGa56We6LCx5paw56-H4oCU4oCU56S-5Lya5Li75LmJ5YWI6L-b5paH5YyW5Yi25bqm5oCO5LmI5a6I5q2j5Yib5paw77yfAAAAAAAAAAAAAAAuMCwCFA9sTXsKbaL5YROBnOyjlrzzyn_VAhRcsntwU5K2ugu_6vhIdMyzuPFG-g..&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