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0月13日电(记者王珏玢)雕花的床梁、量米的木桶、烧炭的铜炉……这些渐渐走出城市人生活的陈年旧物,却是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心头宝。朱向东,这个年届50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历时两年挨家挨户地收来六七百件“老藏品”,一心为自己服务的街道留下土生土长的文化记忆。 “这些东西可能不值钱,却是老百姓最鲜活的生活印记。”说到自己收来的老器物,朱向东显得非常郑重,“要说这每一样东西都是街道里的一段历史,收千百件展品就是为居民们留下千百个文化典故,我花再大的精力都是值得的。” 12日下午,记者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文化站看到了朱向东收来的旧物,几个月后,这些把仓库塞得满满当当的老农具、老用品就将搬进正在筹建中的“西善历史文化民俗陈列馆”,正式公开展出。看到自己收来的“宝贝”有了归宿,这个走街串巷的“准馆长”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朱向东所在的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位于南京市西南面,街道里居住着不少老南京市民。历史上的西善地区一度是文化、军事和通商要地,也流传 着不少动人的传说和民歌。 可就在2004年底,时年43岁的朱向东从部队转业到西善桥街道工作时,这里的地方历史和文化整理工作还是一张白纸。“老人家还说得出一些以前的事,可是大多年轻人都对西善的文化史一无所知。” 回忆当时的情况,这位开朗的汉子紧紧皱着眉头,在他看来,街道里年青一代丢掉的,正是祖祖辈辈积淀下来的“文化底气”:“历史和文化是祖祖辈辈扎下的‘根’,丢掉了这些,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功利和浮躁。” 抱着挖掘整理西善文化的念头,朱向东开始翻阅南京地区的文物志和地名录,一点一滴地整理西善地区的历史文脉。“那时候一切从头开始,找到有关的几个字、一张图都会兴奋半天。” 在朱向东的办公室里,有整整一面墙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文史书籍,提起查阅过的资料,朱向东一口气报出十几个书名。记者随意翻开几本,发现不少书页间夹着做满了笔记和批注的便笺,《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水经注》等史料已经被翻得很旧了。 书柜对面的墙上挂着朱向东自己绘制的《西善桥(软件谷片区)历史遗迹分布图》,上面清楚地标出了西善地区的古墓和其他历史遗迹地点,“我画这张图是为了方便和开发商们沟通,以争取在街道建设时尽可能尊重这里历史文脉和文化遗产。”朱向东说。 西善桥街道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朱向东刚来街道工作时并未分管文化工作,但他坚持主动搜集整理西善地区的历史文化,一有空就向社区里的居民宣传“研究成果”。 “为了不耽误正常工作,他早上六七点就来办公室查资料,有时晚上就住在单位。他忙起来脚不沾地,却总是不声不响地挤出时间来整理街道文化。”很多同事都听惯了朱向东的“口头禅”:“小街道里有大文化,可得花工夫好好挖掘。” 2008年,朱向东正式接管西善桥街道的文化建设工作。他将收集到的文物与历史文化典故分别整理出来,编入文化西善系列丛书。 2008年2月,西善桥街道文化站收到老教师谢发宝寄来的两百余首西善民歌手稿;站里立刻邀请谢老回南京对手稿进行整理编注,并补充采集;2009年,收录了257首民歌的《南京西善民歌集》出版。 2010年,朱向东又召集了四五位生长在西善的老教师,开始编写《西善文史》双月刊,往往书还没编出来,就有很多市民跑来文化站“预订”。 目前,西善桥街道内的每个社区都有了固定的文化团体组织活动。十多位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居民还成立了“西善民歌艺术团”,专门传唱采集整理来的西善民歌。 “现在越来越多的街道居民开始重视西善文化,这让我特别高兴。”朱向东介绍,现在社区里每年都请他去介绍新发现的文史典故;还有居民听说街道要办展览馆,主动捐出家里收藏的墓碑、雕刻,让他非常感动。 “我所做的只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掘这片土地的文化价值,相信等到大家体会到这里的底蕴和积淀,就会自然而然地重视它们,也会一代一代地将地域文化传承下去。”朱向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