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国画) 《近现代文化精英肖像系列》之十 王为政/画并词 昔爱剑眉横,今爱蛾眉俏。争奈先生媚骨无,难得其中妙。 豪者也多情,老者尤怜少。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展慈眉笑。 在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些人,是我们一生都会敬仰、永远堪称导师的。 前天在西山,应邀参加歌剧《白毛女》的诞生纪念和复排研讨,又见到了文艺界前辈:贺敬之、王昆、孟于、荆兰、鲁煤等老人,即产生了上面的感慨。 贺敬之是忘年的朋友和导师。我们听着《翻身道情》唱着《南泥湾》走过童年,《回延安》、《雷锋之歌》和《西去列车的窗口》,是我们成长的挚友和“圣经”,至今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那年,我曾经有幸陪同老人家回访延安。在桥儿沟、杨家岭和宝塔山、清凉山倾听他回忆过去的岁月,也在北京南沙沟他那未曾装修过的陈设朴素的客厅中多次聆听教诲。贺老今年已是87岁高龄,身体显然不如前几年硬朗,但他精神依旧矍铄、头脑依然清醒……早晨,他是第一个来到会场,可见对于事业依旧是当年那样的认真执着。据说夫人柯岩还躺在医院,病情十分严重……难怪老人的神情竟如此忧心忡忡……贺老在研讨会上,端庄而谦虚认真的姿态,令人想象到当年在延安讨论歌剧《白毛女》剧本时的情形。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不足二十岁的青年,却已经是名震边区的著名诗人。他写的歌曲和秧歌剧就像今天侯宝林的相声和乔羽的歌,早已是家喻户晓。显然,贺敬之是那种有大才气与大成就却总是保持着本质上的低调与谦虚姿态的人。那几十年一贯制的平易而淳朴的神情,体现了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哲学的姿态,是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会具有的思想和品格。请听听他在会上的发言:“有许多的感慨,在此一下子说不出来,写了一个纸条,念一下吧。”老人家说着,果真展开手里的一张纸条轻声念道:“歌剧《白毛女》是在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由鲁艺集体创作的。当年的作者,仅我一人尚在,我代表死去的和健在的人,向大家表示感谢,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接下来是掌声和沉默。沉默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客观与谦虚的力量。意识到精彩的演说并非是滔滔不绝、慷慨陈词,朴素而情真意切中的精准与得体,却是最高境界。事实上,貌似言语木讷的诗人贺敬之,其实是高明的演讲家。当年他创作的《回延安》,其实就是一篇最为精彩的讲演稿。“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多么朴素恳切的话语,成为亿万人心中的共鸣。眼下,诗人的不足百字的讲演,多么深沉恳切,已经感人至深。 王昆老人,是坐着轮椅来到会场的。说真的,她显然比多年前在延安宾馆见面时又衰老了。在这近十年的岁月里,时光无情地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而86岁的老人却顽强地活着,因为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歌剧《白毛女》重新搬上舞台。眼前她这老而多病的体态,显然已经无法叫你找到当年19岁喜儿的身段和倩影。台上台下所有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师”,还有一位曾经担任过省委书记的花甲之人亲切地称她为“阿姨”。坐在轮椅上复排《白毛女》的艺术总监,她的记忆足以从头至尾把《白毛女》的每一句台词和每一段音乐准确无误地诵吟出来。她说这就是自己的一大优势,几十年间数以千计的演出,使得那些诗句和旋律已经铭刻在了她的心底,成为她生命中永不消失的一部分。像这样的歌剧和演员,世界上还会有第二部吗?她的对面,坐着风姿绰约和青春靓丽的金曼和谭晶。老中青三代歌唱家今天在这里聚会,似乎呈现着中国歌剧艰难前行的历程,也预示着一个辉煌明天的来临…… “当年的张家口,那是我军在华北打下的第一座大城市,周围仍然是战火纷飞,我有幸也成为了‘喜儿’的扮演者。……”孟于老人每次出现,都像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童话——耄耋之年的健康老人,童颜童声,依然充满欢乐与天真,更像她几十年间活跃在儿童剧舞台上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美丽动人。“观众有我们的战士,也有刚刚俘虏的傅作义的兵,许多人家里很苦,是被抓的壮丁。我们演着戏,他们就放声痛哭,戏演完紧接着首长讲话征求他们的意见,是领路费回家还是参加解放军,他们挥臂高喊,‘要为喜儿报仇,调转枪口打老蒋!’这就是《白毛女》的威力……”老人家说着,动情地唱了起来,“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全场静静地倾听,所有人为之动容,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荆兰女士发言是被“硬性动员”上台的。她的满头银发与修长的身材,仍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队长的当年……陕北绥德无定河畔走出来的漂亮小姑娘,14岁就进入鲁艺跟随刘炽老师学习音乐创作、参加各种演出,她却一概地称之为“跑龙套”。“好在我观看过《白毛女》最初的排练,也担任过其中的群众演员。每次排练和演出,所有的观众和演员,没有不是泪流满面。”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从此后她迷上了歌剧,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项事业。她的激情饱满、夹叙夹议的发言,充满了对历史的珍重与眷恋,也不乏对时弊的针砭。“有人竟然说我们中国没有真正的歌剧,把一部不土不洋的《图兰朵》捧上了天!我们就下决心编写了一部《中国歌剧史》,让大家都来看一看,中国歌剧的繁荣与璀璨。” 老诗人鲁煤更像一名急行军途中的战士。88岁高龄的他会前原本已经告假,但不知何故,他又独自一人一大早从城里乘公交车再倒地铁来到西山赶会,不,更像是参战。那目光严肃背着挎包风尘仆仆的样子,委实像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令人感动。当年同时受到周扬和胡风一致称赞和肯定的一代诗人,他是著名歌剧《红旗歌》的作者。中国第一部反映工业题材的多幕歌剧《红旗歌》,上世纪50年代曾经同《白毛女》一样唱彻大江南北,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新中国歌剧舞台上“一白一红”两朵奇葩。显然,二十五年的“右派”帽子,并没有把鲁煤压垮,他如今仍然身健笔健,诗情不减当年、激情依然澎湃。同老人握手的一瞬间,你更加感到吃惊:那手的坚硬与有力,就像是他的意志。而目光的专注与执著,更像是一个热血青年。大时代锻造出的一代大诗人,永远都不会吟诵出花前月下的靡靡之音。鲁煤匆匆走去,留下战士坚毅的背影,那是多么耐人寻味的一首诗歌,啊燃烧的鲁煤——永远的《红旗歌》。(忽培元/作者为国务院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