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与他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资料图片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于北京时间2月28日揭晓,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这一被称为“建筑学界诺贝尔奖”的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这也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问鼎这一桂冠。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表示:“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面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浪潮,中国如何在传统和现实之间踩好钢丝?中国应该用怎样的城市化实践,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答卷?29日,记者对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的王澍教授进行了专访。 农民工“砌石头”里有真正的“中国味道” 记者:当下,很多人忧心“中国的城市模样在被外国人重新塑造”,还有些人认为中国只能从事“平庸的批量生产”,无法在文化创意领域和西方竞争。您多年来浸淫于传统国学,没喝过一滴洋墨水,所有的设计作品也都在中国,最终却获得了世界的肯定,您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的? 王澍:现代建筑学来自西方,大批建筑师向西方学习取经,很多城市大兴土木,到处涌现“高新奇特”的建筑。实际上,中国曾经有很优秀的建筑营造传统,在皖南山区里,至今还能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而今天,这些传统工艺只在农村尚有保留。比如农民工“砌石头”,被不少人视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而我认为,这些农民工是传统营造工艺的大师,他们砌出来的一小段石墙,放在美国都可以称得上是文化遗产。我在设计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时,大量启用传统的手工建造活动,从各地回收了600万片旧砖瓦,让农民工展现“砌石头”的精湛手艺。许多国际著名建筑师看到这样的建筑非常激动,认为看到了真正的“中国味道”。 文化独特性才是城市最有价值之处 记者:面临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王澍:作为拥有悠久城建史的中国,其传统营造工艺历经千年依然具有生命力,这是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最需要珍惜、挖掘和发扬的地方。传统延承所带来的文化独特性,才是城市最有价值之处,构成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那些简单模仿欧美的城市建设是没有生命的。 但是,现在中国传统营造体系已受到严重破坏。不少地方城市保护的思路以“是不是文物或名人故居”为标准。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 比如,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建筑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不少“土房子”,显示出秦汉以来建筑脉络的延续,就属于很重要的“城市记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城市的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与“落后”的比较,而应该是“文化的差异”。城市之竞争力来自于创造“有差异性文化”的能力。 建筑并非匠作小事,当慎之又慎 记者:城市化的重要载体是建筑,建筑的功能又是什么?您觉得,在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让建筑艺术发挥更大作用? 王澍:建筑是一种表达的终端,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我的设计,就是希望通过建筑向世界讲述中国人对生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高兴的是,很多人都看懂了,认可了。 建筑能影响人的思想,也可以让人“腐败”。现代建筑学中有一种观念,认为建筑的造价不应太高,看到高造价的房子应该感到是“不道德”的。很贵的社区就属于“不道德社区”。 韩国上世纪80年代曾兴起“贫寒美学”运动,提倡“贫寒是高贵的”价值观。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主流导向也是如此,白粉墙很廉价,但是代表品格高洁,文澜阁用黑粉墙,都是有文化有品格的表现。明朝的文人看到老地主的雕梁画栋,会报以轻蔑的一笑,认为那是低层次的人才会使用的。所以好的设计应是有文化的,但是成本不高、不讲奢华。建筑的设计思想,应让人明白生活品质不等于奢侈,高端设计并不等于昂贵的住房。 源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优秀建筑设计,是中国居住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经济、民生等领域,还在于向世界表达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真正的自信,往往以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用夸张、奇观的方式。建筑并非匠作小事,当慎之又慎。(新华社记者 方益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