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
四川
巴中市
杨毅,男,194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新场镇新场坝社区居民。杨毅继承父母遗志,在20世纪90年代初,将父母留给他的近千册书籍归类整理,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图书馆”,免费供周围邻居借阅。30余年来,他自办的图书馆,现藏书已达5000余册,涵盖了社科、文学、经济、管理、医学、少儿、生活等10多个科目,免费向青少年、学生及社会各界开放。杨毅曾荣获“四川好人”等荣誉。
传承父辈遗风 不忘初心使命
杨毅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谈起收藏图书,杨毅说小时候阅读对他影响很大。在革命战争年代,父母都是学校教员,只要有时间,父母都会陪伴他们几姊妹读书,只要书店有一本喜欢的书,他父亲都会想方设法地买回来。有时为了“淘”书,父母宁愿选择挨饿。后来,因父亲工作变动,一家人从延安搬到了乌鲁木齐,父亲也有了购书证。空闲时,父亲都会拿着购书证到当地的图书店购买图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马克思传》等一些书籍就是当时购买到的”。除了会买一些政治类、社科类书籍外,还会买外国小说比如:《简爱》《笑面人》《石头记》。
家里的藏书丰富了,父亲还将书籍推荐、借阅给他人。杨毅年满18岁时,选择了到艰苦边远的地方去,到南疆参军。期间,杨毅学会了用知识武装头脑。在部队期间,杨毅接触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向雷锋同志学习》等文章,使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于1965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办群众图书馆 弘扬文明之风
杨毅退伍后,回到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在当地机械厂里当起了一名翻砂工,后来又回到通江县涪阳供销社工作,一直到2004年退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与妻子商量,把父母留给他们的近1000册图书归类整理,自办起了图书馆,免费供邻居和学校学生阅读。并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不仅提高了大家的素质,也提升了文化自信。
30余年来,通过接收亲朋好友捐赠、自己在新华书店购买和子女购买等方式,家里藏书已达5000余册,内容涵盖了社科、文学、经济、管理、医学、少儿、生活等科目。现已建成古色古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群众文化馆”农家小院,占地300平方米。其中农家书屋约100平方米。农家书屋内陈列着社科类、文学类、经济类、管理类、医学类、少儿类、生活类等科目图书,俨然成了群众图书馆。
节假日期间,来看书的,带着子女来学习的,还有部分单位组织人员来听党课的,络绎不绝,俨然成了红色大讲堂,人们交口称赞。遇到重大节庆,他们还会准备墙报或组织举行文艺演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杨毅夫妇在家里办起了香港回归祖国为主题的墙报,邀请邻居观看;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之际,他们组织邻居各家出一个节目,到他们的农家小院欢聚一堂,进行文艺表演。
心系祖国下一代 帮助孩童健康成长
在杨毅心中,他最关心、最期盼的就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能够来读书、学习,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来多为社会做贡献。
近年来,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先后给当地的村社干部上党课10余次,又多次与新场镇中心小学联系志愿给学生讲红色故事,多次组织学校的学生到他的图书馆开展读书交流、阅读分享、劳动实践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我2000年在新场读初中的时候,学校就组织我们到杨毅叔叔家里读书、做手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动手能力,虽然一晃已过去23年了,但我现在依然记忆犹新。”这是原新场中学2001级一位学生讲述的亲身经历。
为了让周边地区更多学生来读书学习,杨毅还主动与周边学校的老师、学生联系,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多来开展读书活动,目前已与涪阳中学建立了结对关系。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们前来读书学习,还有许多学生带着家人一起来读书,让他最为关心关注的青少年一代能够热爱读书学习、健康成长,杨毅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时光飞逝,如今的杨毅己两鬓发白,但他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一直热爱祖国、关爱社会、关心他人,尽最大能力为社会、为群众作出他的贡献。(责任编辑:高晟寒 朱鸿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