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瑞亮 凌天忠 凌赐成-中国文明网

凌瑞亮 凌天忠 凌赐成

广西

崇左市

祖孙三代接力巡边30余载 守护边境家园安宁
发表时间:2023-12-2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办
字体:
打印:

  凌瑞亮,男,1939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布局村空均屯村民。凌天忠,男,1968年生,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布局村空均屯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凌赐成,1989年生,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布局村护边员,民兵。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凌瑞亮深刻体会到和平的重要意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义务巡边,成为布局村第一代护边人。他的儿子凌天忠在言传身教下,2014年也接过父亲“衣钵”,成为布局村第二代护边人。凌赐成在叔叔凌天忠推荐下于2019年5月20日也踏上了蜿蜒陡峭的巡边路,成为布局村第三代护边人。跨世纪坚守与传承的巡边祖孙三代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流动的哨兵”、“移动的界碑”。

  第一代护边人凌瑞亮:“只有守在这里,心里才踏实”

  龙州县下冻镇空均屯与越南接壤,是名副其实的抵边屯,有5处界碑,边境线长10.7公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凌瑞亮开始义务巡边,成为布局村第一代护边人。这里山高林密,悬崖峭壁,坡陡路险,还不时有毒蛇出没。然而,这些辛苦和危险,改变不了凌瑞亮巡边护边的决心:为了边境线不受到破坏,为了村民的幸福。

  一个水壶、一根拐杖、一把镰刀,是凌瑞亮巡边时的“标配”。风里来雨里去,凌瑞亮一干就是30年,巡边里程达15万多公里,是边境线长的1.4万多倍。哪号界碑在山头的哪个位置?界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这些信息,“长”在山上,更“长”在凌瑞亮心里。

  凌瑞亮除了给儿子凌天忠讲述巡边途中的见闻,还不时带上凌天忠一起巡边。“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身为党员,就要时时刻刻为党和人民服务。到了我走不动的那一天,还有我的儿子延续我要走的路。”凌瑞亮经常这样对村民和家人说。

  第二代护边人凌天忠:“守护好边境线,就是我的义务”

  凌瑞亮口中的“那一天”如约而至,2014年3月14日,凌天忠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第二代护边人。“父亲通过言传身教,把护边卫国的使命种进了我的心中、融入了我的血脉里。”接过父亲“衣钵”的那一刻,凌天忠就告诉自己:像父亲一样,把边境线当作生命线一样去呵护、去守卫。 查看界碑是否完好、边境线上的防护设施是否被损坏……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凌天忠始终坚守在护边一线。

  雨后,巡边路往往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凌天忠和队友丁天雄每人每年因为巡边要穿坏好几双解放鞋。2019年的一个傍晚。天气说变就变,大雨瞬间瓢泼而下,正在巡逻的凌天忠脚下一滑,从4米多高的悬崖上往下掉。“左脚粉碎性骨折。”抚摸着曾经受伤的地方,凌天忠说,当时,医生建议把左腿割掉,他没有接受。出院回家后坚持敷草药治疗,直至可以下地走路,“当时,一心就想着:没有了脚,我还怎么巡边护边呢。”脚保住了,虽然仍然可以去巡边,但是,凌天忠清楚地知道,必须要有新的护边员来接下这个重任了。于是,凌天忠向有关部门推荐了6名年轻人,经组织考核,有4个入选,其中,包括他的侄子凌赐成。

  “让我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守护的边境线未发生过一起涉外事件。”凌天忠笑道,“更让群众欣慰的是,护边重任后继有人。”

  第三代护边人凌赐成: “见到界碑,心里总有一份自豪感” 

  2019年5月,经过培训后的凌赐成正式成为护边员,也是凌家第三代护边人。一米见宽的水泥路,随着山势而蜿蜒、陡峭,有不少路段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树木茂密,阳光鲜少能照到路面,路面因潮湿而长了一层青苔,路面上的不少树叶已然腐烂。面对这样的巡边路,每走一步,凌赐成和队友郑雄都小心翼翼,防止滑倒。“越是到了节假日,越是不能放松巡逻。” 

  “巡边,决不仅仅是走一段边境线,而是要用生命守护国土安全。”凌赐成说,还在读初中的时候,他就跟叔叔凌天忠一起巡过边,“以前条件更苦,爷爷和叔叔都能坚持,我为什么不能呢?”

  把碑座打扫干净。从挎包里拿出崭新的毛巾擦拭界碑。拿起毛笔,沾上油漆为界碑描红……来到953号界碑前,凌赐成顾不上劳累、顾不上休息,立马忙活开来。他说,这是他的光荣使命。“每次见到界碑,心里总有一份自豪感。”注视着界碑上鲜红的“中国”二字,凌赐成心中升起无限感慨,“擦拭的何止是界碑,更是自己的初心;描画的何止是界碑,更是祖国的轮廓!”

  “有国才有家,我们祖孙三代先后为祖国巡边护边,这是我们家族最值得骄傲的事。”凌赐成说,相对于爷爷30年、叔叔5年多的护边岁月,年轻的他才刚刚起步。

  每次巡逻到界碑前,凌赐成都会与界碑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凌赐成说,有空陪伴孩子的时候,他总会翻出相片,给孩子讲关于巡边的故事、关于界碑的故事……(责任编辑:刘朝灵 杨立君)

【责任编辑: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