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永元,男,1941年5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姚村镇夏桥村村民。四十多年前,臧永元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意和对烈士家属的承诺,踏上了漫漫追寻路,先后为21名烈士追认正名。烈士追认正名完成后,臧老依然精神矍铄,带头守护革命历史,经常到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为参观者讲解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臧永元曾获“安徽好人”等荣誉。
踏上追寻之路
1930年夏,由姚村乡一带的纸槽工人和农民组成的农民赤卫队高举镰刀斧头,掀起一场暴动,创建了这个皖南地区最早的苏维埃政权——姚村苏维埃政府。姚村有不少先辈在暴动中牺牲,其中就有臧永元母亲的第一任丈夫——熊恩才。“永元啊,县城的烈士名录中没有你父亲和他那些牺牲战友的名字,娘一直放心不下,你也当过兵,你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追认。”1975年,臧永元从部队转业回郎溪工作后,母亲一次次向他说起这番话,嘱咐他帮熊恩才等人申报烈士身份,臧永元从此记在了心上。
逝去的英雄不应该被忘记,历史应当被铭记。怀着对母亲许下的承诺,对革命先辈的敬意,臧永元做出了一个决定:不管过去多少年,都要为牺牲的姚村赤卫队员“正名”!“我作为一个退伍老兵,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臧永元说到做到,这位昔日老兵,像一位重归部队的战士,听到了一声命令,整装待发。1979年5月,臧永元正式踏上长达45年的漫漫追寻路。
为21名烈士“正名”
首先,要确定姚村赤卫队员所有牺牲烈士的人数和姓名。臧永元发现,可供利用的资料十分之少,他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四处走访调查。根据母亲的回忆,他走遍了姚村地区的每一个角落,先后找到了60多名仍健在的遗属和知情人士,最终确认有21人在姚村苏维埃政权建立前后牺牲,臧永元记下了他们的姓名,并向他们的遗属郑重承诺:“一定会用余生为21名烈士‘正名’!”
1981年4月21日,臧永元将调查收集的21人的材料,上报到郎溪县民政局和省民政厅。然而因为缺少认定资料,第一次申报并没有成功。1982年,赤卫队员遗属张清福在自家老宅的墙缝中,发现了一份当年赤卫队开会人员的画押名单。他找到臧永元,两人将这份珍贵的资料交到郎溪县党史办,相关资料得到进一步完善。历经10年走访寻找,2011年,臧永元完善相关材料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申报,但由于年代太久远,依旧没有好消息。几次申报不成,不少人劝臧永元算了。可他始终坚持这那份承诺,不愿放弃,一遍遍到档案馆、纪念馆查阅史料,联系当地参加暴动牺牲先烈的后人、知情人,深挖历史细节。2013年,臧永元和一批赤卫队员遗属商量后决定,第三次先申报当地党史资料记载较完整的8位赤卫队员。2014年5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同意追认陈建富等八名同志为烈士的批复》。
臧永元却并没有因此松懈,停下脚步。他说:“13位英雄的遗属们也还苦苦等待着,我得继续找。”“一个都不能少!”这是臧永元给母亲、给烈士遗属们的承诺。根据历史资料和走访记录,臧永元先后整理了100多本“追寻笔记”。2020年,郎溪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根据臧永元提供的资料,对郎溪姚村暴动进行了更深层地挖掘,出版了《郎溪暴动(续)》。最终,在当地的党史上,正式记录下了这13人的相关事迹。2021年11月19日,省里批复了对13位烈士的追认。如今,在“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展览馆内,21位烈士的姓名被一起刻在“英名录”上。每一个走进展馆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名字。
赓续红色血脉
随着走访和探寻的深入,臧永元渐渐发现很多人对郎溪革命事迹知之甚少。2019年,郎溪县组建“红色故事宣讲员”志愿服务队,臧永元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成为“红色故事宣讲员”志愿服务队第一位志愿者,也是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当时报名参加,就是想通过自己对革命先烈事迹的宣传,让更多的人铭记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臧永元说。为了做好讲解工作,臧永元每天都会花3个小时,一遍遍念解说词。经过半个月的努力,臧永元将稿子熟记于心。
2019年清明节,臧永元正式开始讲解,当天就宣讲了3场,听众150余人。为了能给参观者更好的体验,臧永元一方面学习讲解技巧,另一方面查阅资料,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以便让人听懂来龙去脉。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让臧永元越发自信,讲解更加生动。5年来,臧永元已开展义务讲解活动70余场,累计服务社会各界群众4000余人,而他的讲解也给诸多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臧永元说:“义务讲解的这些年里,常常遇到学校组织的学生前来瞻仰学习,他们听得特别认真。宣讲结束时,学生娃们总是向我敬礼。”
半生时光,一路追寻。臧永元用他独有的方式,号召并带动身边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责任编辑:郭雯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