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曙明
上海
闵行区
周曙明,男,1948年2月生,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社区居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谚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周曙明退休后坚持做着沪谚的传承保护等工作,开展沪谚传承课四百余节、沪谚讲座等五百余场,受益学生一万九千余名。他还拍摄了“沪小谚”云课堂二十余部作品。社区里,口口相传着他的沪谚俚语,校园间,到处都是他义务教学的身影。曾荣获“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童年谣、使命起 百年沪谚传承人
作为一项口头文学,沪谚的保护与传承不同于其他可见、可动、可表演的项目。说沪谚首先要会说沪语,但现在说沪语的人越来越少,青少年大多已不会说沪语,沪谚传承更是一个难题。
“不能让沪谚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亡。”周曙明作为沪谚代表性传承人,深觉肩上的担子既荣耀又沉重,他将传承沪谚的使命视为己任,义不容辞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自2014年起,周曙明自发在小学和幼儿园开设“沪谚沪语暑期班”,10年来从未间断。2020年9月,上海世外教育浦江外国语学校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邀请周曙明义务开设“沪谚沪语”传承课,开设至今已完成四百余节课时。此外,他还不定期到革新村会议室、建业馆,以及浦江镇三个“特色睦邻点”、上海交通大学等地开展“沪谚沪语讲座”“非遗进课堂”等活动五百余场,受到了广大文化干部、社区居民与学校师生的欢迎。
著书籍、编小品 创新融合“开拓者”
对于沪谚课程编排,哪怕只有一节课,周曙明都会严谨编排,提前好几天备课,反复操练。周曙明先后编辑出版了《沪谚里的家训家规》、《沪谚读本》等沪谚相关书籍。因为工作需要,他俯身案头,短期内编写了浦江镇社区学校校本教材《沪谚·沪语》,76岁高龄仍坚守课程一线,授课近一百二十多课时。
不仅如此,他还参与编排《非遗沪谚话勤俭》《沪语版·文明养狗狗》《小品·吾伲顾振》等“沪谚童谣”主题作品,把古人的智慧、经验、为人处世的道理深耕在每个孩子心中。
短视频、跟热点 年近80当“网红”
一边上课一边编书的周曙明也在自我反思:是不是可以有更多、更新的普及沪谚的手段?用什么方式让沪谚“老酒装新瓶”变得有趣味性?于是,他便将目光投向了新媒体。
从2020年1月起,周曙明联合其他老师开始参与沪谚小视频的录制,并利用时下热门的传播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地“云模式”推广,顺应潮流做了新媒体的“网红达人”,通过线上新媒体的推广,进一步扩大了沪谚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022年周曙明联合相关单位,以“沪谚+反诈”创新组合出道,编写“陌生电话多警惕,防诈防骗多条心”“花言巧语不理睬,意外之财不要贪”等“沪谚话防网络诈骗”新沪谚30句(条)。创作“沪谚讲粮食30句”、数版《网络安全四句半》等,将沪谚与当下热门话题反诈防骗宣传相结合,赶上流行趋势又抓住了一个有效的宣传渠道。
退休不止步的周曙明常被问道:“周老师啊,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赶来赶去上课,不辛苦吗?”他回答说:“我是沪谚传承人,传承非遗是不讲年龄的。只要有生之年健康允许,我都得坚持。”(责任编辑:周胜武 顾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