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成-中国文明网

肖国成

湖南

邵阳市

退伍老兵坚守16年的红色情结
发表时间:2024-12-27 来源:湖南文明办
字体:
打印:

  肖国成,男,1953年3月生,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万塘乡政府退休干部。肖国成信守“将革命故事传播出去”的承诺,从2008年起,16年如一日,搜集、挖掘了新宁县许多鲜为人知的红色宝藏,撰写共计四十余万字的研究文章,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肖国成曾获“湖南好人”等荣誉。

  坚守16年 挖掘革命故事

  邵阳新宁县是革命老区。1930年至1934年,红七军北上、红六军团西征、中央红军长征先后都经过新宁,足迹遍及全县10个乡镇近100个村庄。肖国成长期在乡镇工作,又是退伍军人,对革命故事和历史极是上心。为还原历史故事,他自掏腰包,走访健在红军及后代,聆听那些口口相传的珍贵记忆。

  自2008年起,肖国成着手搜集红军在新宁活动史料。他走遍新宁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远赴贵州、广西、江西及湖南多个革命老区,行程累计三万余公里,编写《红七军过新宁》《湘桂边区红军故事集》等4部著作,共四十余万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年过花甲的肖国成依旧脚步不停,穿梭于村寨之间,拜访长者,继续搜集那些散落于民间的相关文献。他的身影,成为新宁革命文化传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励着更多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辗转千里 为红军后代寻宗亲

  然而,肖国成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他偶然得知了一条关于“寻找1934年失散红军战士李咸普”的讯息。新宁作为红军长征的途经之地,肖国成深感责任重大。他迅速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细致的走访。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询问了上百人,终于确认了李咸普的身份信息。

  李咸普是一位来自江西于都的革命战士,16岁便投身革命。1934年,他在红军长征湘江突围战中不幸腿部负伤,昏倒在新宁县崀山镇的分水坳。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当地群众邹月阶的救助,并改名为邹连发。这位英勇的红军战士已于1957年离世。得知这一消息后,肖国成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深知,对于李咸普的子女来说,能够找到父亲的根源,认祖归宗,是他们多年的心愿。

  于是,肖国成再次踏上了寻亲之路。他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新宁县崀山镇的窑市村与高桥村找到了李咸普的子女。了解到他们渴望回江西寻根的心情后,2018年初,肖国成亲自带领李咸普已年过花甲的儿子李扬红踏上了寻亲之旅。他们走访了江西于都的多个村庄,仔细查阅族谱,最终确认了李咸普的原籍为罗坳镇步前村的樟树坳。这一刻,李咸普的子女终于实现了认祖归宗的心愿,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自掏腰包 为红军战士筑丰碑

  除了为红军战士寻找亲人外,肖国成还自费为另一位红军战士李少成筑起了丰碑。在新宁县崀山镇鲤溪村的马家峒深山路旁,一座庄严肃穆的红军战士李少成纪念碑巍然矗立。这座纪念碑不仅是肖国成心血的结晶,更是他对历史的一份深情致敬。

  2014年2月,肖国成背起干粮、被褥,在鲤溪村搭起了简易帐篷。他一住就是五个月,期间自费建造了这座高3.5米、宽1.2米、厚0.6米的纪念碑。他还亲自撰写了碑志,详尽记录了李少成的英勇事迹。在肖国成看来,每一位红军战士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永远铭记。

  “传承新宁革命精神,是我矢志不渝的初心。”肖国成深情地说,“后半生,我唯愿做一件事,那就是革命历史故事播撒四方,让更多人知晓新宁这片热土上发生的红色传奇。”他的行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革命精神的崇高致敬,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责任编辑:刘朝灵 何洋)

【责任编辑:刘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