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快乐-中国文明网

因为热爱,所以快乐

发表时间:2024-12-1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年轻时,我愿成为孩子们的眼睛,带着他们看外面的世界。等年龄大了,我愿教过的孩子们回到家乡,和我分享世界的精彩……”

  这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的心愿。他的名字叫彭玉生,今年48岁,是湖北十堰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校长,至今已经坚守库区小学28年。

彭玉生带孩子们在操场画画。新华网发(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彭家沟小学位于丹江口水库腹地,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长期承载着周边5个村、300多户家庭的基础教育重任。1996年,师范毕业的彭玉生放弃择优进城考试,选择回到家乡彭家沟小学任教,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家访是老师的职责,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是彭玉生多年养成的习惯。以前,当地交通不便,彭玉生就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晚上家访骑出去就是10多公里。他特意准备了手电、雨伞、雨靴,经常带在身边。由于山路崎岖难行,摩托车胎经常被扎破,彭玉生还自备了补胎工具。

  有一年秋季开学,彭玉生发现学生小琴没有到校,当天下午就到小琴家了解情况,不料被家长搪塞回去。“小孩子不上学怎么行?”第二天、第三天,彭玉生一遍又一遍往小琴家跑,动员小琴抓紧入校。直到第四次踏进小琴家门,小琴父亲才吐露苦衷:“家里实在没钱了,指望小琴帮家里干活呢。”“孩子必须去上学!学费、生活费包在我身上,不让你们拿一分钱。”彭玉生坚定地说。就这样,小琴重新回到了学校。

  28年来,彭玉生家访的足迹,踏遍学校周边村子的沟沟岔岔。他曾多次被村里的狗追咬,也曾不慎掉进1丈多深的荆棘丛里,身上被刺破、脚被扭伤,就连鞋也丢了一只,但这都没有阻止他的家访工作。彭玉生先后劝返面临失学学生50多人,用微薄的收入资助了40多名学生。

彭玉生和孩子们在一起。新华网发(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乡村的孩子们从小接近自然,经常帮家庭做农活,质朴可爱,但很多孩子胆怯不自信,羞于开口。彭玉生就大胆创新,改变课堂形式。他开设《四季自然课程》,把教学搬到田间地头、山坡操场,鼓励孩子们大胆说、“玩”中学。彭玉生带领孩子们在山间田野认野菜、找草药,看害虫、摸土壤;组织自制玩具比赛,孩子们捡起碎瓦片做陀螺、摘下扁豆夹做口哨……碧蓝的天空白云飘荡,苍翠的群山鸟儿飞翔,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传向远方。

  新颖的学习方式,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在彭玉生引导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改变了性格,丰富了精神世界。他们自发成立诗社,用手中的笔生动描绘自己的生活。其中,二年级学生段欣怡写的诗歌《家》,让彭玉生不能忘怀:土地是小花的家/橘子树是知了的家/石板是蜈蚣的家/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妈妈的心是我的家……

彭玉生给孩子们上课。新华网发(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乡村的孩子,如何保持和外面世界同步?早在2009年,彭玉生就注重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从彩虹花晨读、智慧美育等互联网课程,到学校智能阅读区,再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创客课程和机器人课程,库区的孩子们在乡村小小教学点里,也能尽情享受最前沿科技带来的现代化教育气息。

  2004年7月,彭玉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任命为彭家沟小学校长。多年来,他为彭家沟小学募集到价值50万余元的体育器材、电子阅读器、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物资,改善了学校环境及教学条件。库区孩子的命运,也在彭玉生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悄然改变。20多年间,彭玉生送走了一万多名毕业生,从彭家沟小学走出的孩子,有180多人考上了大学,其中不乏各种名校。“看到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我觉得很幸福。”彭玉生说。

  花谢了又开,人走了又来。转眼间彭玉生从一名20岁的小伙子迈入不惑之年。不过,一直没变的是他对孩子们的爱。在孩子们眼里,他一直是开朗乐观总是面带笑容的“大哥哥”。期间,彭玉生曾经教过的学生彭玖生毕业后主动回到彭家沟小学,和彭玉生成为同事,并肩教学。彭玖生说:“是彭老师的帮助,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我想像彭老师一样,帮助更多家乡的孩子学到知识。”

彭玉生和孩子们在操场上互动。新华网发(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随着库区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工作推进,彭家沟小学学生由最多时候的4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3个年级10多名学生。2014年至今,彭家沟小学先后有15名优秀年轻老师,调往外面更好的平台工作。彭玉生也有很多机会走出去,但他却选择了留下来。彭玉生说,农村教育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因为热爱,所以自己快乐。“我的命运因知识而得以转变,我希望坚持到最后一刻,用知识的力量去点亮更多山里孩子的未来。”

2024年第三季度

彭玉生荣登“中国好人榜”

【责任编辑:高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