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巴特尔-中国文明网

那巴特尔

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黑脸”交警海拔2500米的坚守
发表时间:2024-12-27 来源:新疆文明办
字体:
打印:

  那巴特尔,男,蒙古族,1982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和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巩乃斯中队指导员。2023年12月5日,和静县辖区国道218线出现风搅雪天气,巩乃斯中队指导员那巴特尔的一段路况播报在网上意外火了,因为视频中脸显得有些黑,被网友幽默地称为“黑脸”交警。从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当地常常遇到恶劣天气,他总是全力以赴疏通道路、疏导车辆,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坚持做在日常 在平凡中践行忠诚

  那巴特尔所在的巩乃斯中队,管辖国道G218线零公里至443公里路段,总长度75公里,平均海拔两千五百余米,最高海拔艾肯达坂3800米。这里是和静最艰苦、天气最复杂、道路最险峻的路段之一,且处于交通咽喉要塞。那巴特尔背上行囊,踏上雪域高原护路之行。长时间在高海拔、恶劣天气下坚守路面,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使得他的脸部在短短的一年晒得特别黑,过往的驾驶员亲切地称他“黑脸”交警。

  2023年12月5日起,受恶劣天气影响,艾肯达坂路面积雪结冰,车辆陷入困境。那巴特尔和战友不分昼夜,通过管控、疏导车辆,以及铲雪、撒盐、撒土等方式除雪保畅。救援过程中,他们用力推车、手刨雪,通过绳索拖拽来解救深陷雪地的车辆时,车轮高速旋转带着泥雪机油混合物飞溅到他们一身一脸。恶劣天气导致道路不具备通行条件,需要及时发布路况信息。被黑泥覆盖一身的那巴特尔无暇顾及,用衣袖擦了擦脸,这一幕恰巧被记录下来,形成了“黑脸”交警工作视频,一时间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勇于攻坚克难 在逆境中凸显担当

  “零公里”卡点是南北疆的咽喉、独库公路的必经路段。每年6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旅游季节,每天车流量高达一万余辆,工作繁忙异常。那巴特尔带领三名警力搬迁至距离卡点不远的彩钢板房,面对缺水和无电的环境,每天需从附近的巩乃斯河获取生活用水。每天他们要在这里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服务,解释通(限)行规定,确保交通秩序……如今,交通卡点已打造成司乘人员服务点。

  因所辖道路常常发生恶劣天气、泥石流等警情,为及时向过往司乘人员和游客提供道路通行信息,中队对外公布路况和天气情况时提供的咨询联系方式就是那巴特尔的手机号。他的手机成为广大群众的咨询热线,24小时不关机,日均接受电话咨询可达一百余次。尤其是10月以后,山区风吹雪天气频发,他的手机接到的电话数量更是其他民警的四到五倍。

  聚焦急难愁盼 在实践中诠释执着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面对艾肯达坂路段的严重风搅雪,他常常带领同事前往救援。2023年10月的一天,途经巩乃斯镇的黑龙江籍司机老李被困艾肯达坂报警求助,那巴特尔带领3名警力携带物资赶赴425公里处。徒步三个多小时赶到事发地,又用了近两个小时,用喷灯烤化冻住的油料,司机老李才踏上了回家的路。2023年12月5日17时许,艾肯达坂路段突发风搅雪天气,道路积雪结冰,能见度几乎为零,车辆根本无法行驶,那巴特尔和同事们迎着风雪徒步寻找被困车辆。经过四个多小时救援,被困十余辆车及人员成功脱险。

  自2023年以来,那巴特尔和战友战风雪、斗严寒,共参与救援200余辆被困车辆和600余名被困群众,解决滞留游客困难300余件,收到锦旗23面和感谢信19封……他们用无数次风餐露宿的坚守、无数次汗水浸透的执着,赢得了过往司乘人员的一致好评。(责任编辑:刘朝灵 于洪举)

【责任编辑:刘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