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锡梅、史秋菊
江西
萍乡市
易锡梅,男,中共党员,1937年10月生;史秋菊,女,1943年3月生,夫妻二人均为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香炉山社区20号居民。2016年,两位老人的儿子易宏胜因借钱换肾,欠下42万元债务。儿子去世后,老两口郑重承诺,有生之年,一定要替儿子把债还清。为了心中这份执念,老两口省吃俭用攒下养老金,养鸡种菜增加收入,只为早一天还清债务。经过努力,夫妇目前已经替儿子还款24万元。
为了儿子,一晚上借到47万元
2010年,儿子易宏胜确诊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016年,他的身体已非常虚弱,急需换肾,幸运的是配型成功,但近50万元手术费用让易锡梅家庭陷入困境。随即,全家人开始东拼西凑。多年来,他和老伴始终乐于助人,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和信任,得知消息的邻居朋友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仅仅一个晚上就凑齐了47万元。
5000元、1万元、2万元……一笔笔救命钱打进易宏胜的账户,随着余额不断增多,生的希望,也在全家人心里升腾。次日早上,账户上整整进了47万元!虽然事情已经过去9年了,但当时借钱的细节,易锡梅仍记得清清楚楚——邻居李芳生10万元定期存款,还有20天就要到期了,二话不说立即取出,损失了3000多元利息;一个远房亲戚,推迟买房,把6万元先给他们应急……回想起众人伸援手的情景,易锡梅一次次老泪纵横,哽咽失声。
承诺!救命钱一分都不能赖
那些年,为了治病,易宏胜先后花了97万元,虽然医保报销了一部分,但2020年8月易宏胜去世后,仍有42万元借款没有还。1969年出生的易宏胜离异后一直未婚,他去世后留下的债务怎么办?
这些年,为了给易宏胜治病,老两口掏光了积蓄,其兄弟姐妹也都拿了几万到十万不等的金额,儿女们各自有家庭,为了不给他们再增加家庭负担。易锡梅夫妻老两口给债主一一打去电话,郑重承诺:“人死账不烂,大家借给我儿子的救命钱,一分都不会赖,这些钱我们接着还!”
老两口为人大家再熟悉不过,9年来,没有一个人向他们要过借条,也没有一个人向他们要过债,但他们心里一直有一本“明细账”。每年过年前,他们都会按照借钱的先后顺序,还上一笔债。两人的养老金加起来每月有6962元,他们精打细算,除去各种开支,每年能存下3万到5万元,全部用来还债。“李杏和,2万,已还;赖虎,7万,已还5万,欠2万……”账本上,一笔一笔,清清楚楚地记着借钱数目和还款情况。目前,老两口已经替儿子还了24万元。
与时间赛跑,早一天还完早一天心安
随着年事渐高,老两口早日还清债务的心情也日益迫切,他们开启了与时间“赛跑”的还债之路。老两口在小区旁一座旧厂房里养了几十只鸡,还开垦了五六块地。一年四季,人不闲,地不荒。每天下午,史秋菊都会来到菜园,摘上满满一筐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就挑着三四十斤菜,前往1公里外的集镇售卖,十一点卖菜结束,易锡梅也来到集镇,搀着老伴,一步一步,走路回家。9年来,老两口就这样挑着菜筐,每天往返于家和集镇之间2公里的路上,挑着菜筐,走一段歇一下,顽强向前的身影成为小镇人眼中再熟悉不过的画面。
老两口的养老金,如果不还债,足够他们过上安逸的生活,但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不伸手、不畏难,坚持替亡子还债,一诺千金。老两口说,儿子患病10年来,从医药费报销到日常生活,政府部门和亲戚朋友都对他们十分关心,让他们倍感温暖,他们一定要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否则,良心上过不去。(责任编辑:郭雯 汪增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