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母女落水后,年近花甲的退休职工毫不犹豫跳水救人,然后默默离开。有人会问,这是不是偶然? 一家四代照顾一位无任何血缘关系的瘫痪军人50年,无微不至,无怨无悔。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个案? 然而,当这座城市涌现出35名中国好人、132名江苏好人以及涵盖27万人的10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时,答案不言自明。在江苏扬州,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已然成型。 凡人善举诠释核心价值观 1998年夏天,仪征朴席镇汴河村勇敢组村民唐有付家已经好几个月没交电费了,周维忠上门催收。一踏进这个家,他惊呆了:家徒四壁,唐有付患有眼疾几乎失明,老婆孩子都是智障。唐有付愧疚地说:“要不你先把电掐了,等我明天卖了家里那点口粮再给你钱吧。”听到这话,周维忠很难受。几天后,他告诉唐有付:“电你用着吧,考虑到你的实际困难,公家把你的电费免掉了。”从此周维忠偷偷替唐有付家交电费,一交便是10年。 这样的凡人善举,在扬州还有很多。身份不同、经历各异的人们,用善举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邗江疾控中心皮防所医生王远龙,在赤岸麻风村一待就是28年,用医德和坚守照顾着麻风病人。28年来,他像家长一样为麻风病人治病抓药、送米添衣。 王文清,22年累计捐款50余万元,捐助对象200多名,自己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他还“痴迷”于无偿献血,10多年来累计献血超过7万毫升,相当于体内换血15遍,可挽救70条生命。 一位位好人感动一座城市,一个个善举带来满城春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下,扬州传递出的道德温度温暖了整座城市。 一方沃土化育一方好人 不久前,50位扬州画家精心画出50位“扬州好人”的巨幅画像,50位诗人专为“扬州好人”的画像配诗,相关展览在扬州文化馆一经推出,参观者络绎不绝。一批“扬州好人”还被印制在明信片上,邮寄到全国各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能在扬州落地生根?在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看来,这一方培育好人的“沃土”,是推动凡人善举深入持久发挥示范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障。 在双桥街道康乐社区,60根景观柱贴上了好人照片、故事,连在一起成了一条“好人街”;邗江方巷镇设立的“好人馆”里,陈列着村民殷武勇救父等故事;文峰街道专门辟出荷花池畔的一整面墙,把好人的照片放大向公众展出。从“好人柱”到“好人街”再到“好人馆”,扬州的“好人文化”遍布城市每个角落。 “‘扬州好人’群像的背后,是一套完善、科学的保障机制。”扬州市委宣传部长卢桂平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扬州受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中,8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2人被重新安排了工作,200多人受到住房优惠、医疗补助、照顾子女入学等优待。 扬善立德叠加城市“新高度” 给老年人让座、搀扶老年人过马路、维护公共卫生和秩序,只要这样做,都会收到一张红色“感谢卡”。这是扬州市兰庄社区83岁的熊适老人自费印制的“感谢卡”,特意感谢身边那些做好事的陌生人,自今年6月至今,熊老已发出上百张“感谢卡”。 “道德模范”、平凡“好人”形成的示范效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扬州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 “红马甲”,全国志愿者先进集体,是扬州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义工组织。这支维护市容志愿者队伍的每个成员随身携带“四件宝”:一件红马甲、一块抹布、一把扫帚、一个垃圾袋。他们走到哪里,就把清新整洁留在哪里。如今,“红马甲”已成为扬州义工的流行装,不同职业、不同区域的市民都参与进来,人数从“志愿岗”上的3个人发展到今天的300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只有5岁。 “人无德不立,城无德不兴。发挥‘扬州好人’的道德引领作用,传递身边的正能量、基层的最强音,使‘好人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成扬州的城市名片。”谢正义说。(记者 郑晋鸣 崔兴毅)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吉林好人”引领时代风尚
已是最后一篇
-
“吉林好人”引领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