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
03
1
总策划第2167期
向宏佳湖北
扎根边远山区24载 用教学奇迹改变山里娃命运
向宏佳,男,46岁,湖北宜昌人。1996年,师范大学毕业的他义无反顾回到家乡,来到五峰圭家族自治县采花乡采花中学任英语老师。为了山里的孩子,他一次又一次放弃进城享受高薪和提升待遇的机会,坚守初心,24年如一日在海拔1000多米的乡村学校执教,让一批又一批山里娃成功走出大山。2020年11月,向宏佳入选“中国好人榜”。

      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曾经是省级深度贫困区

      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

      距五峰县城100多公里的采花乡

      偏远艰苦

      这里的孩子们去上学

      常要翻山越岭走10多里山路

      1996年

      出生在五峰湾潭镇锁金山村的向宏佳

      从师范学院毕业后

      义无反顾来到采花中学任教

      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务工

      留下他们在老家生活

      因为缺乏父母的管教

      不少孩子成了“问题学生”

      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表现

      有的吊儿郎当、留长发

      有的上课时东张西望不看黑板

      有的因家境不好而感到自卑

      有的厌学情绪强烈

      向宏佳就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课堂上只要学生有进步就点名表扬

      课下有空就陪他们打球、谈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些“问题学生”的缺点渐渐消失了

      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向宏佳既当老师

      又当“临时家长”

      学生心情不好

      向宏佳就主动陪他们聊天

      学生生病了

      他就忙前忙后送医买药

      学生衣服破了

      他就挑灯为学生缝补

      学生想爸妈了

      他就免费帮他们打电话

      向宏佳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

      给学生讲名人的励志故事

      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他几乎家访了每一个学生

      为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

      争取到社会爱心资助

      身处大山深处

      学生们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又没有良好的语言氛围

      向宏佳就自己掏钱

      买来教学磁带、英语报

      让学生跟着录音机的语音练习口语

      通过读报纸了解世界的新鲜事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

      无数个日日夜夜

      向宏佳奔走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

      挑灯夜战查资料、写文章、改作业

      周末还留在学校自制教具

      嘴巴对着镜子练口形、校发音

      为了开阔眼界提升本领

      向宏佳先后到国内外大学进修英语

      多次主讲市、县级示范课和观摩课

      在核心期刊发表30余篇教学论文

      成为业内有名的英语教学能手

      他常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

      所带毕业生500多人被市、县重点高中录取

      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英语竞赛

      2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

      24年来

      向宏佳身边不少同事选择了离开

      有的去了县城更好的学校

      有的去外地发达城市发展

      作为一名省级特级教师

      他不是没有机会离开

      早在2016年

      海南一所私立学校慕名求贤

      以50万元年薪聘请向宏佳去当老师

      但他婉言谢绝了

      因为舍不得山里的孩子们

      他说:“我出身于大山,

      所以更想让这里的孩子能有机会走出去,

      见识外面的世界。”

      如今

      向宏佳教过的学生遍布全国

      有的成为了部门骨干

      有的成为了技术精英

      读书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

      也改变了他们家庭的命运

      很多学生毕业后又回到家乡

      ***************************************

      为家乡建设贡献着力量

      身处大山二十四载

      向宏佳的脸上没有迷茫或困顿

      只有坚定和豁达

      他因为这群山里娃感到欣慰和自豪

      也因为他们获得了自我的历练和成长

      (来源:中新网 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 陶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