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jpg
"好老板"贾秀芳
从“打工妹”到企业家 15年捐款近2000万元帮助上万人
她叫贾秀芳,从山东乡下“闯关东”跑到哈尔滨,白手起家,10年时间,她完成从“打工妹”到企业家的“逆袭”。接下来的15年,她一边脚踏实地经营,一边默默钻进城市的角落,用她粗糙的双手,亲手触摸一个又一个家庭的贫苦与坚强、哀伤与欢喜。如果说她的成功让人们为她竖起大拇指的话,那么她十几年共计捐款近2000万元资助贫困群众上万人,则为她赢得了“善姐”的称号。2015年1月,贾秀芳荣登“中国好人榜”。

    15年,她捐出的善款累计近2000万元,帮助过的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和贫困大学生足有上万人。她说,创业虽然苦,但巧的是从未缺过扶贫的钱,一切像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在她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而她却一直退避社会的关注与赞许,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就像伺候自己的父母,做得再好,也不期待鼓掌。
    在哈尔滨,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秀芳,既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也是一种城市精神的象征。

贾秀芳(左一)给贫困户送生活用品。图片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1.10年打拼打工妹变企业家 靠“傻气”和“良心”赢得尊重

 

    贾秀芳完全不介意有人依然叫她“傻姐儿”。她爱美,可那双手总是厚实粗糙,上面写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扶贫故事,写满了她那段广为人知的生意传奇,也烙印下她笑对困境、坚持要闯一番名堂的倔强与力量。
    1989年冬,15岁的贾秀芳只身一人从山东乡下跑到哈尔滨投奔做汽车喷漆工的父亲。家里十分贫困,她不得不放弃读高中。受父亲影响,她渐渐对汽车产生兴趣,跑过很多家与汽车相关的企业找工作,由于年纪小,身体瘦弱,遭尽冷眼。这个倔强的姑娘在市场里卖过菜、在养鸡场做过苦力、在饭店做过学徒和面案师傅……不论在哪儿打工,总是从每天凌晨忙到后半夜,一个人主动挑起好几个人的活儿,是打工妹堆儿里最“缺心眼”的一个。
    傻人有傻福。不久,她在一家汽车配件商店一边卖货、一边销售小解放汽车,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贾秀芳给脑瘫儿童送慰问品。图片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当时,汽车厂周边像贾秀芳这样的代理商不下5家,不到20岁的贾秀芳居然成了代理商,引起“圈内”一片不服声。“傻姐儿”暗暗使劲儿:“越是看不起我,我越要干出点儿名堂。”别人卖一台小解放车要赚上千元,她只赚几百块就放货,每次还给买车的客人装一袋大米或一桶豆油。如此以诚待人,让她的客人越做越多,1999年,她开办了轻型卡车经销点,同年注册了哈尔滨市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在贾秀芳的家人眼里,她做事实在太拼了。有一次,怀孕的她冒险去北京提车,提回来重新喷漆,为保证质量,她在喷漆房整整蹲了两天,16台车喷完,贾秀芳连唾液都变成蓝色……家人很气愤:“人家卖车,你是要卖命吗?”
    正是凭着这股子“傻气”和“良心”、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苦干的劲头,贾秀芳以破竹之势在哈尔滨汽车销售界大展拳脚。如今,她在哈尔滨已经拥有10家相当规模的公司和投资2.6亿元的“巾帼创业园”,在省内外有十几家分公司及销售网点,2013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大关……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打工妹,一路摸爬滚打,不断拓展她的生意版图,也完成了内心的自我成长。
    她从未忘记自己的穷苦出身,无论挫折还是风光。“刚来哈尔滨时一无所有,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哈尔滨人的,如果我不想着回报哈尔滨,就对不起我的良心
。”

2. “弄丢”苦命一家人 她义无反顾踏上扶贫之路

 

    在很多熟悉她的人看来,穿着朴素,说话和蔼的贾秀芳和她亿万身家的“大老板气质”毫不沾边。财富有千万种使用方法,贾秀芳却偏要拿来做扶贫,而且默默十几年,对媒体总是退避三舍。连她自己很难讲得清为何会坚持至今。“有时就像上了瘾,戒都戒不掉。”她常说:“可能也是因为在我心里,始终有那么个遗憾。”
  2000年入冬,在哈尔滨市原动力区妇联的倡议下,贾秀芳跟着进乡走访扶贫。听说只需捐100元钱和一些米面,就能帮一个家庭过冬,这个平生头一次参加扶贫的26岁姑娘,欢喜地跟着大伙,深一脚、浅一脚地下了乡。迈进第一户人家,她就傻了眼:“一个小破泥巴房儿,没个窗户,就糊了层塑料,冷得不行不行了……屋子里到处都是垃圾,只有一张床,连床上堆的都是垃圾……”贾秀芳回忆,这家里的老人是个捡破烂的,破烂堆儿里捡了个精神病的媳妇,生了个小姑娘,等着上学……全家人整天靠一小堆破地瓜和烂菜叶糊口,用捡来的破电线烧皮取暖,屋里刺鼻的酸腐味几乎令人昏厥……
  蜷在角落里的小姑娘像个泥猴儿似的,一见贾秀芳,习惯性地缩了一下,想把头藏到肩膀后面去。或许是因为刚当母亲不久,贾秀芳柔软的内心,被那双无助又充满期待的眼睛瞬间击中了。她一咬牙,塞给孩子500元钱,打那天开始,默默对这个飘摇的家庭提供生活上的各种帮助,还帮小女孩顺利入了学

贾秀芳捐款5万元帮助白血病大学生。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哈尔滨站

  两年后的一天,她提着大包小裹的生活用品闯进空荡荡的院子,才发现这苦命的一家人搬了家,与贾秀芳彻底失去了联系。“遗憾,到现在还惦记着。”直至现在,走在街上,只要看到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贾秀芳都错以为是那孩子回来了……
    从此以后,贾秀芳更加坚定了扶贫的信念,踏上了长达15年的扶贫之路。当时公司磕绊起步,贾秀芳常要靠借钱度日,可扶贫的热情却不减反增。到了2002年,她已经将扶贫的范围由原动力区扩大到对道里区、平房区共30多户贫困家庭。有些村庄道路泥泞,车进不去,她就一把扛起沉甸甸的米面和棉被,淌着积雪和稀泥,一步一寸地挪进村。进了家门,对方激动得哭了,她也跟着哭。哭完,抹把眼泪,再去下一家……
    她像是上满了“发条”,扛着米面跑前跑后,笑呵呵地,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刚来哈尔滨那会儿,啥苦没吃过?可至少没饿过肚子、没挨过冻……我帮别人不是因为我有多少钱,是因为我吃过苦,才看不得别人受苦
!”

3.当上200多个孩子的“妈”15年扶贫帮困温暖千万人

 

    每年母亲节,贾秀芳都能收到好几捧来自“儿女”送来的鲜花。故事还要追溯到2012年5月。那是贾秀芳第一次参加市残联的活动,台上的几名脑瘫儿童艰难地控制着不听使唤的四肢,努力让自己的表情不那么怪异,台下的贾秀芳哭得稀里哗啦,别人都进行活动下一项了,她还坐在那里哭,最后冲上去一把抱住了这几个孩子,挨个往孩子兜里塞钱,并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儿实事。”
    从那天起,贾秀芳每个月都带着员工去脑瘫康复中心看望200多个患儿,过年过节每个孩子都给1000元钱。渐渐地,孩子们由于营养跟上去了,康复得也很快,56名孩子症状明显改善,77名孩子如今都可以站立行走。孩子们每次一见贾秀芳,就蹒跚着扑进她怀里,不停地在她的脸上亲吻,使劲喊她“贾妈妈”……直至今日,贾秀芳累积为脑瘫患儿捐助累计100余万元。
    贾秀芳的善事越做越多,她成立了“贾秀芳救助贫困妇女儿童基金”、“青年就业创业基金”、“长城哈弗梦想基金”。先后为博能集团的15对员工出资上百万元举办了三届集体婚礼。贾秀芳和她的员工组建爱心车队,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暴雪袭城的冰雪路面上、还是农民工无钱返城的火车站,都有她们的身影。多年来大量的实地走访和女人天生的细腻,让她的慈善更加“行之有道”。对于那些孤寡老人,生意再忙,她也要挨家挨户亲自去探望;对于脑瘫儿童,生活上的资助必须长久持续;对于正在努力学习的高中生,她都以学校奖学金形式让学校发放,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被尊重,能消除他们因贫困的生活现实而造成的心灵伤痕。
    在很多人眼中,这个年轻女人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富有而又神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公司需要大量资金周转,我又是零起点,哪像他们说的那么有钱?”她笑着说,“最困难那会儿是2005年,当时跟司机出去谈生意,兜里就五十多块钱,加完油,只够我们俩人吃一碗牛肉面……可是钱这个东西不能压着,得让它流动起来,每个人能有多少财运都是有数的,该拿出去的不拿未必是好事。我拿钱帮人,对方高兴,我也高兴,总比舍不得掏,最后招来灾病,把钱用在看病吃药上好。”
  2014年9月,贾秀芳创办的哈尔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正式招生,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免收全部的学费,让“输血”式扶贫成为“造血”式扶贫,两年后,这些孩子将带薪实习上岗。一方面帮助社会减轻负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为汽车销售维修行业培养大批人才。
  15年来,贾秀芳先后拿出近2000万元,善举默默延伸到这座城市每一个小小的角落,帮助上万名贫困的老人、儿童和大学生度过难关。在扶贫的道路上,贾秀芳不知认下多少个“父母”和“儿女”。贾秀芳带着员工们走进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她很清楚,只有真正去面对、亲手去触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善良与正直的人,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有一个正能量的价值观,而只有收获这样的体会,贾秀芳的企业与近万名员工,以及她的爱心团队,才能拥有坚不可摧的凝聚力,才能一起在扶贫的路上走得更坚定、更长远

    (本网根据《“善姐”贾秀芳15年扶贫路温暖整座城》、《从“打工妹”到企业家 14年捐款1500万元帮助上万人》等稿件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哈尔滨站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一个从农村因生活所迫来到城市苦苦打拼的姑娘,经历种种努力最终成为了知名企业家。财富的迅速积累并没有让她“变身”贵族乐享生活,而是将帮困济贫当成了自己的第二职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一件件貌似小事的善举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一种人生大爱。正是如此,我们看到她的事迹才会觉得如此温暖,如此感动。建设文明社会,需要正本清源,需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能做就做”是文明社会难能可贵的“善行”,积德行善,不求“掌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和正能量。
(责任编辑:王楠)
    【本网点评】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