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jpg
"好爷爷"程学勤
八旬老人7年捐款20余万元 清苦生活用善行美德传家
5000元、8000元、5万元……7年,22.7万元,这是福建省漳州市的一对八旬夫妇为贫寒学子的捐款。而在这一笔笔沉甸甸的爱心捐款背后,却是两位老人近乎清贫的日子。“为何不让自己吃好点、穿好点?”每当亲戚朋友关切地问道,程学勤夫妻总是笑盈盈地说:“习惯了。”“钱够花了,还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能帮点是点。”多年来,老人就是这样“生命不息,捐赠不止”。2015年5月,程学勤荣登“中国好人榜”。

  漳州市芗城区通北街道程学勤夫妇的家,是一套不足70平方米的旧预制板房,墙壁老化脱落,铁门窗锈迹斑斑,床上铺的床单和他们穿的衣服一样,全都洗得发白;连他们的床铺和饭桌,也都已经用了几十年;至今厨房煮饭用的还是电炉,家中除了一台单门冰箱、一台旧空调和一台20寸的彩电外,再无一件时兴电器。

平时省吃俭用的程学勤,家里厨房非常简陋。图片来源:漳州文明网

1.慷慨无私 捐资助学 愿做生活中的“苦行僧”

 

    “几十年没添过新衣服了,脚上的鞋还是老伴手缝的。”程学勤老人告诉记者。面包和着茶水,是两位老人惯有的早餐,午饭一般是简单的两个素菜,晚饭则把中午的剩饭做成泡饭就着榨菜吃。“一日三餐虽然很简单,只是粗茶淡饭,可我们却吃得很香甜。”对于这样的清贫日子,程学勤认为这没什么,时间长了,早就习惯了。
  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一个月花销不到一千元,生活中的“苦行僧”,在捐资助学方面却是“大手大脚”。
  程学勤祖籍安徽安庆,早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1949年,年仅18岁的他,参加南下服务团来到福建漳州。程学勤先后在公安、统战、财贸系统任职,直到1992年离休。几十年来,他扎根漳州,早已把漳州视为第二故乡,为漳州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宝贵年华。离休后,他仍积极为社会奉献余热。

程学勤(左一)将捐款递到贫困学生手中。图片来源:漳州文明网

  2008年,程学勤夫妇得知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打听到捐款方法,他们跑到银行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将6000元汇入捐款账号。后来,玉树发生地震,两位老人又掏出8000元汇往灾区。“我是一位老干部,灾区人民正遭受灾难,我有义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程学勤恳切地说。
  2009年初,程学勤从报纸上看到不少学生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他立即赶往漳州市芗城区关工委商量捐资助学事宜。在老伴的支持下,他拿出两人积攒多年本来准备用来旅行的5.8万元,捐给了关工委。第二年3月,老两口再次来到芗城区关工委,这次,老两口一次性拿出了15万元,成立了助学专项基金用于帮扶贫困学生。另外,他们还每年还拿出5000元用于慰问困难学生。2014年,他们与一名贫困中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资助2000元,直至其大学毕业。据不完全统计,7年间,程学勤老夫妇共捐资22.7万元,帮助贫困生近80人。
  当遇到许多受助贫困生想当面表示感谢之情时,老人从
来都是婉言谢绝,并寄语: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报效国家。

2.生命不息 捐赠不止 当地无偿捐献遗体第一人 

 

  在程学勤的老屋子里,客厅旧木柜里一整沓红艳艳的荣誉证书最是显眼。除了助学的荣誉证书,还有一张荣誉证书,同样厚重,这张证书来自漳州市芗城区红十字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程学勤得知,全国每年有几十万人需要移植眼角膜、肾脏等器官,但自愿捐赠遗体者仅有几千人。“为何不将尚有用的器官摘取,供他人使用,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呢?”老人告诉记者:“中国人受‘生要完肤,死要厚葬’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还接受不了死后捐献遗体的观念和做法,去世后家人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操办,费时费力。而遗体捐献后作用很大,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的贡献,人体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一种生命的升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是生命的延续。” 

程学勤捐献遗体的证书。图片来源:漳州文明网

    在年逾八旬之际,程学勤再次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无偿捐献遗体。
  为此,程学勤和老伴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劝导”儿子。程学勤说:“这件事,老伴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儿子有点不太愿意。觉得捐个器官就行了,为什么要把整个遗体都捐掉呢!”后来程学勤给儿子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儿子才勉强同意。终于,2008年6月,程学勤签订了《遗
体自愿捐献协议书》,成为芗城区自愿无偿捐献遗体的第一人。

3.以身作则 家教无声 用善行美德传家

 

    “人民养活了我们,我们的生活不成问题,钱已经不重要了,剩下的钱就拿来回报国家和社会。”这也是程学勤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子承父业”这是我们一贯来的传统,面对财产,许多人都会选择留给子女,而程学勤却选择捐给更需要的寒门学子。“如果子女有能力,留点钱不起作用;如果子女清贫,得靠自己的双手打拼,白给他们钱只会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程学勤表示。

看淡一切的程学勤,每天的生活充满着快乐。图片来源:漳州文明网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儿子,凡事靠自己,才能赢得尊重。程学勤的儿子,如今已50多岁,几年前下岗,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现在只能靠四处打零工维持基本生计。尽管如此,也丝毫没有动摇程学勤把财产留给寒门子弟的决心。虽然程学勤每月都有几千元的退休金,但他宁愿把这些钱捐给贫困学生,也不愿拿出给儿子。
    从小父亲的美德教育,也使得儿子能够充分理解父亲的行为。如今,程学勤的儿子虽然过得清贫,却甘之如饴,从未对父亲有过一丝的埋怨,并打心底支持父母的善行:“现在的生活让我感觉到快乐和平静,这也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这都得益于我父亲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别人用财产传家、用实物传家,而程学勤却选择以“善行美德”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善行美德”看似抓不见、摸不着,却能指引着这个家族文明、光亮的方向,让这个家族久经考验也能长盛不衰。
    年过八旬的程学
勤一直都有个心愿,并为之追求了半个多世纪,现今终于完成了,2014年,程学勤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本网根据稿件《“好爷爷”程学勤 省吃俭用半辈子 7年捐款助学超20万元》综合,感谢福建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人生百年,酸甜苦辣都是享受,再大的困难都是机遇,再大的坎坷都是通途。”这是程学勤常说的话。话如其人,在生命的暮年,程学勤依然在为这个社会发挥余热。他的捐款数额虽然不及一些企业家,但却是沉甸甸的,让人深受感动和敬佩,同时,他们的善行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更多人积极行善。

(责任编辑:胡杨)

    【本网点评】

    ·“好老人”程学勤大爱无言细细流

    ·好人善行 家有“余庆”

    ·灼灼微光暖人心

微博转发进入微博话题:#好人365#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