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好妈妈"王秀兰
开办爱心商店助学拥军 “兵妈妈”20年爱洒边关
在祖国边陲黑河,提起百姓商店经理王秀兰,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走在大街上,她只是名平凡而普通、温柔而慈祥的老妈妈。然而就是这位老妈妈,却赢得了黑河驻军官兵、贫困学子,乃至黑河人民的热爱。作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二十年如一日用满腔热情拥军,用全部真爱帮助贫困学生,她与“黑河好八连”一同进步,与莘莘学子一起成长,她用行动谱写了一曲真情满天下、大爱洒边关的温馨之歌。2015年10月,王秀兰荣登“中国好人榜”。

    这是一座享誉黑河的品牌老店——“百姓商店”。这是一位享誉边关的“兵妈妈”——王秀兰。在撑起这座爱心商店的那一刻,王秀兰同时撑起了边关军魂

    2016年1月16日,在祖国边陲黑龙江省黑河市,“兵妈妈”王秀兰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气温,来到封冻的界江哨位上,将亲手熬制的“拥军腊八粥”送到正在为祖国站岗、执勤的“黑河好八连”两名哨兵口中,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和边关战士一起欢度“腊八节”。

    “兵妈妈”王秀兰(右二)冒着严寒,为哨位上站岗的战士送上亲手熬制的“拥军腊八粥”。图片来源:央视网

    据“黑河好八连”连长张书辉介绍,“兵妈妈”王秀兰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坚持为边关哨兵熬制“拥军腊八粥”,至今已有20载,虽然王妈妈已年过七旬,但她依然每年腊八都要来看一看她的“兵儿子”们,王妈妈总说:“孩子们远离家乡和妈妈,为祖国站岗真的很辛苦,那就让我替他们的妈妈尽一份爱心吧!” 

1.商界女英雄慷慨解囊  助贫困学子圆读书梦

 

  王秀兰1942年出生在江苏泗阳。1964年春天,她投奔亲戚来到原黑河地区嫩江县海江公社,并在当地成了家,丈夫李德贵是海江公社党委书记,一生清廉。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贫,但王秀兰勤俭持家,养猪养鸡换些零钱贴补家用。1986年秋天,因丈夫工作调动,王秀兰一家人搬到黑河。王秀兰先后在针织厂、麻绳厂、印刷厂当过工人、门卫等。1996年5月,丈夫李德贵患胃癌晚期,医治无效病逝。亲人的突然去世,在精神上给了王秀兰沉重打击。为了使王秀兰走出生活的阴霾,亲属朋友鼓励她创业,在大家的帮助下,王秀兰开办了这家百姓商店。

    “兵妈妈”王秀兰。图片来源:黑龙江文明网

    2000年冬月的一天,王秀兰随民建黑河市委到西岗子煤矿开展专项扶贫工作。在矿区居民赵连英家中,因房屋简陋,室内温度低得连水缸里的水都冻住了。孩子只能趴在还有些热量的土炕上写作业,可小手还是冻得红红的,旁边放着的塑料袋里装着书本还有两只短短的铅笔。看到这些,王秀兰急切地询问孩子的就学情况,听到家长说“能读就读两年不能读就算了”时王秀兰急了:“不读书怎么行,我小时也是因为家里困难没有读过多少书,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再不能让孩子们读不上书了。”

    王秀兰带着热水袋、保温杯等慰问品看望西岗子镇中心学校的住校学生。图片来源:黑龙江文明网

    第二天,王秀兰专程赶到赵连英家中,给孩子送来了部分学杂费和一个装满学习用具的新书包。从那时起王秀兰心中时时惦念着那些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孩子们,并多次捐款捐物支援贫困学生。2002年,在爱辉区妇联举办的捐资助学活动中,王秀兰向14名品学兼优的女生捐赠了14辆自行车。2008年,她捐款10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2011年,她向爱辉区西岗子捐款20万元人民币援建一所希望小学。在王秀兰的带动和感染下,黑河市许多个体私营企业主也纷纷加入到捐资助学的行列中来,在众多好心人的资助下,许多学子重返了课堂,圆了他们上学的梦想。

2.一个眼神的交汇  开启了“兵妈妈”的拥军之旅

 

  1996年冬季的一个早晨,王秀兰乘着开往俄罗斯的旅游巴士驶过边境江界时,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让她和驻守边境的解放军某部八连战士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零下三四十度低温的情况下,年龄与自己儿子差不多的边防战士正迎着寒风、满面冰霜地屹立在江界线上。老人感动了,心疼了:“这些孩子们在家可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啊!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戍守边疆,我为什么不能给这些孩子一点温暖呢?”从那以后,这些边防战士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王秀兰的心里。

    王秀兰为战士们送去慰问品。图片来源:黑龙江文明网

  1997年6月24日,这是一个令所有八连人铭刻在心的日子---中央军委授予了八连“黑河好八连”荣誉称号。当老人在新闻中听到这个消息时眼眶湿润了。第二天,王秀兰就带着一大堆慰问品来到了连队,在当时,这是连队收到的唯一一份代表个人的礼品。在战士们一声声“王妈妈”的呼唤中,王秀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时任指导员王家峰说:“您挣点钱不容易,我们怎么能要您的东西呢。”王秀兰笑着说:“八连的战士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有了出息,我这个做母亲的怎么能不给点奖励呢!”  

  1998年夏天,黑河市罕达汽遭遇山林大火,八连官兵日夜奋战在火场一线,几天下来,几个战士烧伤住进医院,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将店里刚刚采购的滋补品都拿来,又让家人买来笨鸡,煲好汤送到了医院。当战士刘可迷迷糊糊喝着王秀兰喂到嘴边的鸡汤时,抱着王秀兰的手哭着喊:“妈妈,你别走,你别走。”王秀兰抑制不住心底的酸楚抱着刘可的头:“孩子别哭,妈妈在这啊,妈不走,妈妈在这。”在场的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份母爱深情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自从拥军到八连,王秀兰每见到穿军装的人就有一种由衷的亲切感。“我在商店里卖货,看见穿军装的人来买东西,就以进价卖给他,有时还不要钱,因为我心里高兴。”王秀兰自豪地说。 

3.拥军20载  “兵妈妈”和“儿子们”建立起母子亲情

 

  多年来,王秀兰时刻不忘八连的官兵,每逢连队的重大节日、活动,她都带着慰问品深入连队,以一个平凡的母亲形象,默默地走在拥军大路上。除夕之夜,万家灯火,当人们举杯欢庆,阵阵鞭炮声笼罩着黑河边城时,当八连官兵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除夕夜巡逻在边防线上时,王秀兰都会带着全家人来到部队和战士们过节。当王秀兰将热腾腾的饺子送到战士嘴边时,暖流涌遍战士全身。20年来,王秀兰的春节都是和战士们一起度过的。 

    王秀兰与“好八连”官兵一起包饺子欢度新春佳节。图片来源:黑龙江文明网

  寒来暑往,“黑河好八连”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王秀兰对八连官兵们的关爱却丝毫未减。这些年,她捐给边防驻军的物品总价值达四十余万元。八连的官兵们也没有忘记这位“兵妈妈”。20年的时间里,王秀兰获得的各种拥军奖章多达几十枚。如今,王秀兰和她的百姓商店已和多家驻军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王秀兰老人常说,是缘分把她和边防战士们联系在一起,能为战士们做点什么,她从心里感到快乐,能做“兵妈妈”,她更是感到亲切和自豪。在她的带动下,许多人也加入到拥军队伍中。 

  王秀兰关爱八连的官兵,八连的官兵们也惦记自己的“王妈妈”。令她感到欣慰的是那么多的“儿子们”,离开连队以后,一直把她记在心里。多年来,“王妈妈”收到“儿子们”给她写来的信件无数。每当王秀兰的生日,她都会接到很多电话和包裹。有的寄来土特产,有的寄来获奖证书,每当此时,都是王秀兰最开心的时候。王秀兰虽不识字,但是听到“儿子们”的喜讯时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和士兵们已建立了无法割舍的亲情。 

  如今,年过七旬的王秀兰仍奔波在拥军路上,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一分一厘地挣,一点一滴地攒,勤俭持家,诚信经营。也曾有人不理解,但每次提及拥军这件事,王秀兰老人都笑着说:“我现在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没有战士们站岗放哨哪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把钱花在他们身上我心甘情愿。”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王秀兰》《最美妈妈王秀兰 情系官兵学子 爱洒北国边陲》等稿件综合,感谢黑龙江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身虽弱小,心容世界,善行无疆,义薄云天。王秀兰用纯朴言行诠释着真善美,她的浓浓爱心尽显着拥军情,她所做的一切很平凡,可正是这份平凡中的伟大,谱写出新时期军民一家亲的真情颂歌。

(责任编辑:刘鲲鹏)

    【本网点评】

    ·慈祥老妈妈 助人路上从未懈怠
    ·"好妈妈"王秀兰:日日美德终成人间大爱
    ·王秀兰:老人的真心付出如“童心”般纯净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