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60525330689749618.jpg
"好奶奶"周祥薇
捐资40万元建留守儿童快乐之家
她善小而为,做好事不求人知,她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2007年,她捐资40万元开建七都留守儿童快乐之家。此后,每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自学专业知识担任心理辅导师,资助举办各类儿童公益活动。她说“我要用爱来弥补孩子们缺失的亲情”。2016年4月,周祥薇荣登“中国好人榜”。

    浙江温州著名的侨乡七都岛,有一个远近皆知的“留守儿童快乐之家”,每到周末或暑假,几乎全岛所有的留守孩子们都会聚集到这里,围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奶奶学习、嬉戏。她,就是七都街道未成年人课外实践基地——七都留守儿童快乐之家理事长周祥薇。

周祥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留守儿童快乐之家。图片来源:温州文明网

1.对留守儿童的现状“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 

 

  周祥薇今年65岁,七都人,她在1983年创办了一家家庭作坊式的糖品包装印刷厂,自1995年起成为绿箭口香糖包装纸的亚洲唯一供应商。随着业务的扩展,周祥薇经常往来国外,她时常碰到在国外的华人,听着华人述说在外赚钱的同时也在担心着国内孩子,担心孩子在家的教育情况,以及年迈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等等。因此,周祥薇便萌发了想要在七都建立一个能供留守儿童学习玩乐的地方,既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又能让外出的父母放心。 

周祥薇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类活动。图片来源:温州文明网

    原来,七都是个小孤岛,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为了摆脱贫困,这里的人们开始满世界地闯荡,“家家是侨户,人人是侨民”,全岛200多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率达100%。这让周祥薇很是焦心。“这些孩子就像离队的孤雁,只能偶尔听下父母的声音,却瞧不见父母的身影。长期的分离,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温暖,亲情的缺少非常不利他们的成长。”周祥薇说,她要给孩子们在小岛上建一个温馨的“家”。  

2.冲破层层阻力为孩子们建“快乐之家 

 

  2007年,周祥薇开始着手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但是,在创建留守儿童快乐之家的过程中受到过许多阻力。村里人甚至家里人都不理解、不支持她的想法,闲言碎语开始在岛上传开,大家认为,这种“义务劳动”责任大,吃力不讨好,认为她是“有钱买苦受”。她不予理会,挨家挨户宣传。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过放弃时,周祥薇回答说从来没有,没有丝毫的迟疑。“我1983年做印刷行业起家,1994年一场洪水把一切都淹没了,我只能从零开始。后来建立箭牌口香糖包装纸实业,正处于经济危机背景下,经过3年尝试才成功,但我绝不向困难低头。孩子们缺乏父母关爱我是看在眼里的,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像做事业那样坚持下去。”

    通过努力,报名加入快乐之家的孩子从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100多个,后来几乎遍布了全岛。

周祥薇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上指导孩子们学习剪纸。图片来源:温州文明网

  周祥薇与镇里联系,将原来老涂村活动室腾出来做“快乐之家”,孩子多起来了,她就和她的女婿一起出资40万元着手建大楼,在她的动员下,其他华侨侨眷纷纷解囊,募得资金135万元,很快一幢450多平方米、带室外活动场地的三层小楼落成了,之后她又争取了鹿城区文明办30万元的经费支持,给“快乐之家”添了许多儿童活动设施。
  随后,周祥薇不断与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协调,使“快乐之家”成为该院实践基地,由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安排课程,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习国学、美术、作文、英语等等,每到周末或暑假,这里总是岛上最热闹的地方,朗朗书声、悠悠乐音在小岛上荡漾开来……

    为了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周祥薇费了不少心思。“我带孩子们烧烤,培养他们独立动手的能力;陪孩子们游葡萄园、赏荷花,告诉他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开设模拟法庭,让孩子们从小学习法律知识,懂得怎样做人;带孩子们观摹非物质文明遗产——瓯塑、瓯绣,希望孩子们多了解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要忘记自己是温州人。”

3.“孩子们跟我似亲人 

 

   “留守儿童快乐之家”一时之间名闻小岛,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到了这里,面对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肯定,周祥薇深感欣慰。但她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她发现,孩子们知识长进、课余生活丰富了,可是心理困扰却没有解除。
  于是,她放下手头的生意,主动向心理专家和老师学习,并掌握了儿童心理知识。每个周末和暑假她都与孩子们一起,面对面交流,充当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师。她定期开展感恩教育,教会孩子们理解父母的不易。

  针对问题孩子,她组织家访,和国外的父母取得联系,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难题,在孩子与父母之间重建一座爱的桥梁。她还定期开展团队活动,自掏腰包举办儿童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带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游历温州的风景名胜。

周祥薇和孩子们一起过端午节。图片来源:温州文明网

  开学了,周祥薇给孩子们送书包和文具;儿童节到了,她会给大家筹办文艺演出、游园等丰富的活动;端午、中秋、春节来临,孩子们都会收到她的小粽子、小月饼、小年货。
  曾经的问题孩子徐梓伟一度思想孤僻,学习成绩极差,爱捣乱、不合群,照顾他的奶奶非打即骂。周祥薇一有空就把他抱在膝头聊天、给他鼓励,还与他的老师和爷爷奶奶交流教育方法,现在孩子学习进步了,和同学们能玩到一块儿去了。
  春节期间,周祥薇出国探亲,孩子居然打了远洋电话向她汇报成绩:“周奶奶,我学习进步了,大家都说我乖了!”
  留守孩子徐都华2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回国,一直到12岁未见过父母一面。母亲节的时候,周祥薇让大家都给妈妈写封信,他却哭了,他说半夜的时候自己都会哭醒,他好想好想妈妈,却只能在照片上摸摸妈妈的样子。同时他又恨父母抛下自己,爸妈的电话都不愿意接。
  周祥薇一有空就跟徐都华谈父母的不易,谈创业的艰辛,而且,她还打电话给海外的孩子爸妈,并千方百计鼓励孩子也说上两句。慢慢地,徐都华的爸妈打来电话时,他也从最初的排斥,到别别扭扭地接听,一直到现在时不时会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生活近况。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家的温暖、生活的乐趣、学习的信心。

  除了关爱岛上的留守儿童之外,她还资助村里的贫困生,每年慰问村里的空巢老人和困难户、修桥铺路等公益慈善事业她都尽心尽力去完成。在每年的除夕,她所做的就是牺牲自己与家人欢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上。今年,她还带着刚从美国回来的小孙女,她要让孙女从小懂得关爱他人,体验从帮助别人中获得的快乐。

    “孩子们跟我的关系比亲人还要亲。”周祥薇说:“只要孩子们开心,我就不觉得辛苦。当孩子们甜甜地叫我‘周奶奶’的时候,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周祥薇“侨乡周奶奶”周祥薇 捐资40万元建留守儿童之家》等稿件综合编辑,感谢温州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燃烧自己,点亮别人;奉献小家,温暖大家。周祥薇数十年如一日用爱弥补留守孩子缺失的亲情,用自己的心血托起他们的未来。她善小而为,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她说:“我希望传递下去,让我的女儿、孙女,把留守儿童营做得更好。”周祥薇奶奶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爱的奉献,体现了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的时代精神。

(责任编辑:王爽)

    【本网点评】

    ·周祥薇:大爱托起留守儿童的未来

    ·反哺桑梓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