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星期六,住在陕西省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及周边社区的居民早早地排起了队,他们在等待一支康复志愿者团队来为他们进行义诊服务。6年来,这个社区的每个周六皆是如此,这个志愿者团队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景元康复志愿者团队,而团队的带头人就是被称为“雷锋医生”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针灸科、脑病科主任邓景元。这不,邓医生和他的队员们刚到,就开始忙活起来。
邓景元医生正在为患者诊治。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1.带领团队坚持义诊6年不间断
2011年5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委在陕西省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邓景元医生带领两名治疗师代表康复科在社区进行义诊。从那时开始至今,6年风雨无阻。 邓景元为患者讲解病情。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6年来,邓景元和他的团队在社区累计服务患者26000多人次,服务时间累计1780小时,中医诊疗及开中药方剂5420余人次,针灸、推拿及康复训练治疗22370余人次,进行健康知识讲座10 次,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310多份,赠送康复器材价值近10万余元,并多次资助社区残疾人康复室的治疗师参加进修培训。 邓景元细心询问患者病情。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2.爱心感动患者 打造新型医患关系
邓景元常告诫团队中年轻人,“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一个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有慈悲仁爱之心,更要有精湛之术。在医患关系敏感的今天,邓医生和他的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浇开了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之花。 社区居民为志愿者团队准备的爱心午餐,虽然简单但很温暖。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邓医生和他的团队不光坐镇诊疗室,一旦有居民家属突发疾病,邓医生就立刻到家中进行处理。社区孙兴安老人常年瘫痪在床,一天,老人突发中风,情况十分紧急,老人家属前来求助,邓景元二话没说,赶到其家中进行紧急救治。很快,老人的病情得到控制,邓景元嘱咐其家属,今后坚持针灸治疗,老人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此时老人的家属却面露难色,原来,老人的孩子都不在身边,按时带老人到医疗站治疗成了一个难题。邓景元了解情况后,主动提出到家里为老人进行康复治疗……经过邓景元的悉心治疗,老人基本痊愈了。老人感激地说:“邓大夫,若不是您,我真的要失去生活的信心了!” 3.榜样的力量 志愿团队不断扩大
毛菲和范春阳这两位85后治疗师是最早加入邓景元康复志愿者团队的一批志愿者,6年来,两个年轻姑娘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将个人重要的事安排在周六之外的日子去处理,因为周六要去义诊。 邓景元医生在为患者针灸。图片来源:陕西文明网 6年来,在邓医生的感召下,康复志愿者团队已由起初的4人发展至目前的160多人,志愿者以青年康复治疗师为主体,也包括其他科室的医务工作者、省内慕名而来的从事康复医疗的同行,还有社区居民、治愈的患者及其家属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现在平均每周都有30多人轮流坚持提供志愿服务,每周六,社区居民孙茂林老爷子祖孙三代都来“爱心帮厨”,老人笑着说:“人家为我们服务这些年都能坚持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回报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志愿者。” (文字来源:陕西省文明办) 编辑点评
在医患关系敏感的今天,邓景元医生和他的康复志愿者团队选择用实际行动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医者仁心与随波逐流之间,他们选择执着坚守;在面对困难和逃避责任之间,他们选择迎难而上;在有所为和不作为之间,他们选择无私奉献。这正是深陷医患泥潭的每位医者应该有的态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在邓景元医生的引领与感召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医患携手,共筑和谐,用爱心和奉献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 (责任编辑:桑小婷) 【本网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