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南市环卫工朱生荣-(图片来源:延安市道德模范协会)1.jpg
“活雷锋”庞军
基层干部二十余载关爱帮助弱势群体
庞军无论是在1989年开始当兵期间,还是在1994年退伍后成为一名城管工作人员,20多年来,始终坚持帮助身边困难群众、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及贫困家庭,个人累计捐款20余万元,公益行程10多万公里。他广泛发动身边和社会的爱心人士,于2015年成立了“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截止到2017年已有200多名会员,累计捐款、捐物200余万元。2017年7月,庞军荣登“中国好人榜”。

  “一滴水虽小,却能照出七彩光芒”。庞军不仅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一直无私地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给贫困学生捐资助学,还组织成立了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他用自己的热情和热心,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群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雷锋的含义。

庞军(右二)看望贫困道德模范模范 (图片来源:延安市道德模范协会)

1.同事身边的活雷锋

  1994年,庞军退伍后成为了一名城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他坚持亲民管理,热情服务。从2003年被任命为中队长至今,他把关爱残疾人始终放在第一位,把帮助贫苦百姓放在心上,关爱他人已成为他生活的习惯。

  多数的小商小贩、沿街叫卖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不让摆摊”等于断了经济来源,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城市管理与弱势群体生计这一矛盾,在庞军看来一是看望,二是协调,三是关照。逢年过节,残疾人贫困家庭和小商贩家中总能看到庞军的身影,他提着果篮、扛着米面,用“小小的心意”传递着“人间的大爱”。在他积极协调下,百余人占道经营的贫困户安置在了便民市场。

  在城管监察支队,庞军对家庭有困难的同事,除了看望之外,更多的是 “投资孩子的未来”。他累计帮助6名同事的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岗位学雷锋怎么学?庞军作出了很好的阐释。

庞军(左一)看望南市环卫工朱生荣。(图片来源:延安市道德模范协会)

2.乡邻心中的雷锋故事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家乡陈旧的面貌、留守的空巢老人、上学没钱的学生始终是压在庞军心中的一块石头。改变家乡的面貌对工薪阶层的他来说,似乎有些难,但是捐资助学、关怀孤寡老人,他从未停止过。

  2005年至今,庞军每年为家乡70岁以上孤寡贫困老人发放面米油20多次,每年为考上大学的部分特困优秀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钱;2010年至今,每年为10名在校大学生提供春节社会调研经费;2012年至今,每年捐助母校子洲裴中10名贫困生,每名五百元。如今,每次回到家乡,老人们总亲切的唤他“小宝”。在乡亲的眼中,庞军就是当代的活雷锋。

 庞军(右二)慰问宜川县下山村贫困户。(图片来源:延安市道德模范协会)

3.爱心社团的雷锋足迹

  在2015年三月雷锋月之际,在庞军和李科义、常再来等当地道德模范的发起下,“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成立了,这也是延安第一家以道德模范为主的爱心公益队伍。协会目前有会员200多人,庞军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庞军等人的倡导下,共奉献爱心善款200多万元,帮助对象主要以为社会做过贡献的贫苦好人模范、贫苦榜样楷模为主,同时也对各类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扶。

  他还前往甘肃庆阳,陕西商洛、榆林等陕甘宁老区助学助困,并被当地政府授予了多项荣誉。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他两次带领道德模范、爱心人士及志愿者20余人,重走长征路,并在沿路进行了道德巡讲和捐资助学,累计捐资捐物8万元。

  有人调侃,“雷锋就是一个传说”“学雷锋难、做好人更难”。其实,当别人遇到困难你伸伸手、当你捡起一片废纸、当你捐出一分钱……你就是雷锋。而延安人身边永远站着一个雷锋——庞军。

  (文字来源:延安市文明办 作者:延安市文明办:李秀忠)

编辑点评

  庞军平凡之中的非凡之路、平常之中的非常之举,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的事迹也许不够壮丽,也许不够辉煌,但却是用满腔热忱谱写出了一曲温暖的篇章。他的雷锋之路,无怨无悔,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梁海燕)

    【本网点评】 

    ·庞军:平凡之中的非凡大爱  

    ·庞军:用行动播撒雷锋精神“火种”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