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月琴,虽然已80多岁,却有着50多岁的精神头,被许多人称作“环保老人”“外婆志愿者”。
雷月琴正拾起一个废弃的玻璃瓶。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1949年,雷月琴随父母来到贵阳,穿城而过的南明河清澈见底,河里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发生了改变,两岸的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河水变得越来越混浊了。1984年,47岁的雷月琴从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提前退休,她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水资源。 从1990年起,雷月琴只要有时间,就沿着南明河、小河、中曹河、花溪河走一走,一旦发现沿河的居民楼、商店、餐馆等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河里,她就挨家挨户去劝告。每天早上为了劝告菜贩在河岸洗菜留下菜叶菜帮不要丢到河里,她六点就出门,晚上为了劝告打烊的商店员工不要到河里洗拖把,经常9点以后才回到家里。 雷月琴(左)正劝阻制止市民在河中洗拖把的行为。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34年间,她走遍了贵阳市的水源地,经常被误认为是个多管闲事的拾荒疯老太。有一天,雷月琴走到龙王村时发现有一大股污水直排入中曹河,经过连续三天的现场查看,她终于弄清楚了污水的来源,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 雷月琴(左)正在劝阻市民污染河水的行为。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她花费7年时间手绘了六张南明河治污地图,上面详细记载了1994年至2015年河道的治污历程,包括上下游众多支流、其沿岸的各个大型工厂、污染源、排水口具体位置与状况等。 如今,南明河沿岸的许多商户都意识到了偷排乱排废水对河流的危害。雷月琴巡查时,他们会主动和她打招呼。做小吃生意的宋大姐亲切地称她为雷阿姨,受雷月琴的影响,她不再乱丢垃圾,还教育孩子要从小爱护环境。 2007年11月,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雷月琴第一个报名做了基金会的志愿者,并捐了1000余元钱。她与其他自愿者一起进社区、赴湖区,向人们发宣传册、环保袋,宣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尽管退休收入不高,雷月琴每年都会坚持拿出3000余元捐献给基金会。在她的倡议带动下,一些企业的员工、退休老职工纷纷向基金会解囊,献出爱心。 雷月琴(左二)在库区向游人宣传饮用水源保护的相关知识。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30多年来,雷月琴为保护水资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说,为了家乡的青山绿水常在,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她在自己收藏多年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在另一侧则写着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承诺:“尽己所能,不要报酬,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 (贵州省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陶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