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
09
展
总策划第1859期
万晓白吉林
科尔沁大草原上的治沙姑娘
万晓白,女,1980年1月出生,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从2000年开始,万晓白作为环保志愿者帮助父亲治理风沙,后来甚至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全身心投入到治理科尔沁沙化草原的工作中。如今,昔日光秃秃的“火沙坨子”重现了绿色生机,每年创造生态价值约650万元。2019年9月,万晓白入选“中国好人榜”。

视频来源:吉林卫视

  19年前,在风沙肆虐的科尔沁沙地上,一位年近半百的工程师重回“第二故乡”,毅然开启了孤胆英雄式的治沙之旅。他百战黄沙,百折不回,青丝变白发。

  18年后,一名“80后”放弃城市舒适的工作和生活,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治沙接力棒。她无问西东,不计得失,青春绽芳华。

  他叫万平,她叫万晓白,父女俩把绿色的梦想种进黄沙,种进两代人的生活,种进一群人的心间。

  拼版照片:上图为万晓白在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内准备栽种树苗(5月16日摄);下图为万平眺望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宏摄

  一个人的抗争:赔钱治沙的孤胆英雄

  盛夏时节,在吉林省通榆县的科尔沁沙地上,风沙渐息,一团团风滚草在沙地里扎根重生。一名戴着红色志愿者帽子的老人格外醒目,他又黑又瘦,却声如洪钟。他就是万平,说起话来一口一个“OK”。

  说起治沙,万平就像打开了泄洪闸。30年前,他曾在这里下乡当知青。那时候科尔沁还是一片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乡亲们对这位小知青格外呵护,把家里好吃的给他吃。在这里万平也找到了爱情,成了当地女婿。

  30年后,作为松原市长山热电厂环保工程师的万平故地重游,却发现这里已是黄沙漫天、盐碱遍地,乡亲们在日渐贫瘠的沙地上劳作。

  万平在职时曾想帮助村里引进造纸项目,带动乡亲们致富。“但土地沙化了,赚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幸福。”万平说。思忖再三,最后他决定承包荒弃的沙地,通过植树造林既改善环境,也有经济效益。

  1999年,万平选定了一个荒漠化异常严重的村庄——新合屯,承包了1500亩沙地,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治沙事业。

  第二年6月,万平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带着积攒的30万元,破釜沉舟,走进了那片离家400公里的沙地。那一年,他47岁。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场抗争会这么艰难,要这么持久。

当年,万平刚去荒原时建的房子。资料图片

  万平承诺,栽树成活之后,把七成的收益分给村民。2001年春天,他带着村民走进沙坨,每天挖坑栽树。那年栽下5000棵杨树和20000棵沙棘。由于干旱高温,全军覆没。万平一场大病,几次晕倒在沙地里。

  当时新合屯的村民们看到万平将大把的“票子”扔到沙坨子上,都笑他有“神经病”,一个外来人,凭啥栽树能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经历一次次惨痛失败后,万平逐渐摸清了自然规律,改单纯种树为先挖方格铺草埋草。他围起4000米的围栏,“禁牧还草”,恢复植被。

  几年时间,30万元积蓄花费一空,万平抵押父亲在长春的房子,借遍了周围的亲朋,最多时欠债70多万元。

万平在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内收拢废弃的荒草(2013年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宏摄

  经过19年奋战,如今,万平承包的1500亩沙地变成了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95%,后栽的30000棵杨树已亭亭如盖;植物种类达百种以上,动物也有数十种之多,鹌鹑、野鸡、野兔随处可见。

  治沙英雄、感动人物、绿色先锋……如今,万平身上已经有着数不清的荣誉,但他最看重的还是村民对他的评价。老村民吕军说:“新合屯有两个功臣,一个是建屯者,一个就是老万。没有他,这个屯子就被沙子埋了。”

  两代人的传承:为环保注入时尚理念

  万平(右)给吉林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董洪波(中)和女儿万晓白布置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下半年的工作安排(2018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宏摄

  环保治沙注定是“悲情英雄”“妻离子散”吗?不,万平的女儿万晓白接过环保事业时,决定扭转这种“画风”,“环保也可以做得风轻云淡、清新时尚”。2018年初,万平宣布退休,万晓白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万晓白很早就参与到了父亲的治沙事业。2000年,万晓白还在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就读时,父亲抛家舍业地扎进了沙坨子。“起初看父亲做得太苦,就想帮帮他。”万晓白说。

2002年,万晓白利用假期时间来到科尔沁沙地,帮助父亲种树浇水。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2002年,万晓白大学毕业后,放弃找工作的机会,跟父亲做了半年的环保志愿者,写项目策划书,四处“化缘”筹钱。到年底,她被父亲劝走:“该考虑个人问题,要成家立业了。”

  离开沙地,成家立业,在宁波当上教师的万晓白,一直惦念着父亲和他那未竟的梦想。

  “上阵父女兵”。3年后,万晓白得知父亲已债台高筑,举步维艰,毅然辞去宁波市的工作,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回到父亲身边。

  没有保险,没有假期,每月只有父亲给她的800元“工资”,做着一份“看不到希望”的工作,一些亲戚说“万平拖累了姑娘”。但万晓白不这么认为:“做环保是一份大有作为的事业,它的收益在长远的未来。”

  2006年,万晓白和父亲注册了吉林省第一个民间环保公益组织——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并为协会撰写项目策划书,募集资金。

  父女两代人,虽然都怀揣着治沙理想,但对于治沙的理念和方式也多有不同,常常争得面红耳赤。

  与父亲的想法不同,在万晓白看来,做环保不意味着要像“苦行僧”一样,也可以做得很时尚。她一改父亲“悲壮”的“画风”,邀请企业家和都市白领进入示范区,体验环保工作,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事业,努力让环保做得轻松惬意。

  万晓白认为,治沙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和家族事业,而是公益事业,需要更多人参与。她跑到北京、上海,寻找企业和基金会募集资金。

  众筹概念兴起后,2015年,万晓白又面向小额捐赠者发起了众筹。不到一年,捐款额达到47万元,捐款人数7.7万人次。如今,她已能筹到每年30万元以上的固定捐款。

  一群人的追随:让绿色发展植入心田

  在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内,吉林通榆县环保志愿者李彦伦(右)向万晓白(左二)等介绍果蔬驱虫等常识(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宏摄

  万平父女的环保梦想像风滚草一样,落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这一行列。

  过去,环保志愿者主要来自高校学生,曾有全国200多所大学的4000多名大学生来这里做志愿服务。如今,让万平父女更感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开始自觉加入治沙事业。

  2017年,村民李亚楠主动提出,想把自家50公顷的沙陀地也围起来还草,建立新示范区。这在万平看来是破天荒的事,他帮李亚楠免费围起了示范区。在她的影响下,已有更多村民准备将沙地还草。

  如何让治沙事业产生效益,一直是万平父女思考的问题。

  正是在万平父女的不懈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已能够阻挡住每年2.8米的流动沙丘,不仅保住了万亩良田,村民收入也比以前翻了一番。绿色发展效益明显,“沙地里真的生出了金疙瘩”。

  曾经嘲笑过万平的村民,成了他的“铁杆儿”。村民郝龙说:“即使万平离开沙坨子,我们也会把退耕还草继续下去。”

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卫星图。资料图片

  从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的坡地上极目四望,远处黄色的沙地正在被涂抹出一块块绿色。与父亲相比,万晓白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如今,生态文明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的路径也非常清晰,做生态环保不再需要‘孤胆英雄’,而是一呼百应的事。”她说。

(中国文明网综合新华社报道 记者褚晓亮 李双溪 责任编辑 陶恒)

  快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新路上,绿色的梦想不是一个人的梦想,而是全民族的梦想,应该代代传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