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敏(左二)用一个拥抱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张由琼 摄 前日,在梅州义教义助十年的廖乐年和两位学生廖惠茹、廖文敏来到南方直播间,与广东省侨办副主任林琳一同作为嘉宾,参加了南方日报与南方报网共同举办的,主题为“爱,因平凡而伟大”的访谈。 说做事,谈做人,廖乐年笑言,自己做的只是“很小的事”:教学只为播撒种子,希望有一天学生超越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将义教事业发扬光大。这位67岁的“广东好人”还鼓励人人做好人,且贵在坚持。 要帮人必须了解他们需求 南方日报:林主任,您曾评价,廖老师回来支教,不仅用心、用情,而且用智,这个“智”指的是? 林琳(广东省侨办副主任):他最大的智慧就是善于组织、利用或调动社会资源来做公益。比如说他向过去教过的学生、朋友“化缘”;通过网络邀请国外志愿者到长教村参与教学;以及争取村里的支持。村民想在山上盖猪圈,没有电,他就借助自己的威望找到村领导,说他要在山上盖房子教学生,后来山里很快就拉上了电线。这就体现了他的智慧,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调动更多资源和人,一起参与。 南方日报:在长教村十年了,您不仅掌握了当地语言,学习到当地的文化语境。您是怎么找到和当地人沟通的技巧的? 廖乐年:最重要的是,我要了解村民的需求。我要做的事情,村民不想,也是不行的。 南方日报:老师的智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廖文敏:他经常跟我们说一句话,“在正确的事情及正确的地点用恰当的方式来做正确的事”。他自己就是一个善于等待的人,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南方日报:林主任,像廖老师这样有智慧的人在我们的想象中都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但是老师却选择了去一个小乡村,一呆就是十年。您怎么样评价“大”和“小”? 林琳:如果他做的事是为别人、国家、社会着想,那么再小的事情也是大的。反之,目的和出发点是个人的话,再大的事情也是小的。 南方日报:老师您觉得自己是在干大事还是做小事呢? 廖乐年: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小。但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们有一天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像播下一些希望的种子,希望这些种子长成大树、长成森林。 |
- 上一篇:
-
不畏世俗才能体验真正幸福
已是第一篇
-
不畏世俗才能体验真正幸福
- 下一篇:
-
(蹲点手记)新时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模?
已是最后一篇
-
(蹲点手记)新时期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