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男,汉族,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公共卫生主任医师,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党支部书记,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科长。自1995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甘肃省疾控中心从事鼠疫、布病、急性及新突发传染病防控,以及卫生应急等工作。已完成科研项目11项,参与撰写专著4部。2009年获甘肃省第七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2010年被评选为甘肃省卫健领军人才,2015年荣获 “全国医德标兵”称号,2020年荣获甘肃省“优秀医师”称号,曾获甘肃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表彰5次。截止2019年,处置7起人间鼠疫疫情及多起人感染H7N9、炭疽等急性和新突发传染病疫情,参加汶川、玉树大地震和甘肃省灾后卫生防疫应急工作多次。2003年,作为甘肃省抗击“非典”的主力军全程参加了战役。目前,作为传染病防控中坚力量,正在置身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从事鼠疫防控工作的20余年以来,为了防止人间鼠疫疫情发生,每年均去寒冷的高海拔地区工作2-3个月。带领队伍到海拔4000多米以上地区和半荒漠草原开展鼠疫疫源地调查2次。在此期间,为了针对薄弱环节落实防控措施,他和同事们背着水壶带着干粮深入祁连山、阿尔金山、甘南高原人迹罕至地区、野外施工现场搜索自毙动物,现场了解人们活动情况,进入牧民帐篷宣传鼠疫“三报三不”知识,增强疫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免受鼠疫的危害。鼠疫防控不但要有一腔热血,而且还要有强有力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2000年初,为了使甘肃鼠疫防控技术能紧跟国家鼠疫防控发展步伐,他通过自学和进修掌握了鼠疫菌分子生物分型技术,在单位大力支持下,带领科室人员搭建起鼠疫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应用DFR、VNTR、CRISPR等基因分型方法对甘肃鼠疫菌进行了分型,发现一种新基因型鼠疫菌,推测出甘肃省鼠疫菌来源、演化进程和流行态势,为鼠疫防控工作培养了一批队伍,为快速判定人间鼠疫疫情,为进一步完善甘肃鼠疫防控策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参加灾后防疫工作中,结合灾情和当地传染病现状,制订相对应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灾后无大疫。
2018年至今,从事急性和新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以来,通过积极学习快速进入霍乱、炭疽、出血热、流感等15种急性传染病,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等新突发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2020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中心领导的安排下,立即组织科室人员关注武汉疫情,撰写甘肃省防控方案,开展流调和个人防护技能培训等。1月22日,带领队员开展了甘肃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现场流调,直至2月中旬,一直奔波在新冠聚集性疫情、波及范围较大疫情的处置途中,到达现场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查看等工作,针对性提出防控措施,挤时间开展人员培训,不但处置了疫情,而且为基层后期有序、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培养了队伍。疫情处置工作中困了坐着打个盹,赶赴疫情发生地的车上成了最好的休息时间。2月中旬,被国家抽调到新疆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1月余,配合疫情指导组督促地方将中央疫情防控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协助地方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制定防控方案、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等。目前,正在为甘肃省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修订教育等部门或机构疫情防控方案,重大活动疫情保障,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其它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