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jpg
姓名:郭卫
省份:北京市
时间:2023.01

  郭卫,男,1958年2月生,中共党员,2002—2022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肉瘤与罕见肿瘤诊疗中心主任。骨肿瘤是整个肿瘤家族里少见的一类,但其发病隐匿,病情凶险。20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原主任郭卫带领团队知难而进,突破“雷区”,在骨肿瘤领域深耕不辍,解决世界性难题,为饱受病痛折磨面临截肢风险的患者带来希望与光明。他主持的多个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称号。

  突破“雷区” 直面“保命”“保肢”难题

  在密布血管脏器的盆腔内把巨大肿瘤完整切除干净,已经十分困难,而比这更大的难题,是无法遏制的出血问题,这是骨科领域公认的最难的手术之一。

  脊椎、骶骨、骨盆这些部位血管神经丰富且累及多个脏器,相当于一个个“雷区”。每做一个手术都得大量出血,出血多势必会给手术造成困难,且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围手术期死亡率相当高。巨大的肿瘤往往侵及骨骼和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要将肿瘤在安全的边界外完整切除,再进行重建,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保留肢体功能。

  在国际上前后路骶骨肿瘤切除手术需要多个团队参与,常常要历时48小时完成,郭卫团队仅需要5到6个小时。同时,郭卫利用球囊止血技术,将出血量大大降低。成百上千次手术后,郭卫团队开创性地解决了骨盆肿瘤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儿童保肢、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等世界性难题。

  在手术“术式”不断优化实现“保命”的同时,郭卫团队一直在探索如何“保腿”“保功能”。多年来,在国内设计和创新了多种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方法,提出“高渗盐水灭活肿瘤骨回植”的功能重建技术、恶性肿瘤累及骨盆不同区域的规范化切除和功能重建策略。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的恶性骨肿瘤切除和功能重建手术已达1万例以上,90%以上的肢体肿瘤患者保留了肢体。

  让恶性骨肿瘤患者 有尊严地站立行走

  为了让恶性骨肿瘤患者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术后的骨骼重建及假体应用凸显其重要作用。

  由于肿瘤切除范围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若术中发现切除范围有变化,提前定制的假体重建会变得十分困难。2003年起,郭卫带领团队探索使用组配式的人工半骨盆假体,可根据术中缺损范围进行临时装配,完成重建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2008年,设计研发的经腰骶椎固定半骨盆假体,用于骨盆I+II+IV区的切除后功能重建,被认为是当时国际上该部位切除最好的功能重建方式之一。

  近些年,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拓展,2015年开始,一向对新技术相当敏锐的郭卫察觉到,3D打印技术在骨科应用上的潜力。

  2015年,郭卫教授团队研发了骶骨修复体、髂骨修复体和髋臼缺损重建假体等全系列3D打印骨盆环人工假体(GPS通用骨盆环重建系统)。能跟邻近的自体骨组织较好地融合,既提升了假体的整合性,又有利于组织的尽早修复。

  一名患者患有骶骨脊索瘤,在当地实施两次骶骨肿瘤切除术,因肿瘤复发导致的疼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让他痛苦不已。为了最大程度重建患者的骶骨缺损、恢复腰骶部连续性,保证术后的生活质量,郭卫教授应用3D打印技术。整台手术历时4小时成功完成,骶骨肿瘤彻底切除后,经过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的“骶骨人工假体”完美安放,与腰椎、骨盆紧密贴合、实现骨整合。迄今为止,这一假体的临床使用100余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大大降低。

  为患者打造灵活耐用的关节假体

  2021年2月,郭卫团队开展“GPS通用骨盆环重建系统”技术转化项目,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骨盆肿瘤人工假体的目标,打破了进口产品垄断,降低了群众医疗支出。同时,“GPS通用骨盆环重建系统”的成功市场化,也为大学、科研机构的成果向企业及社会转化提供了重要范本。

  2022年4月,郭卫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为“仿生肿瘤型膝关节假体”和“双动型肿瘤膝关节假体”两项肿瘤关节产品。相对以往让骨肿瘤患者站起来的创新技术,这两项成果有望让患者在骨肿瘤治疗后,拥有灵活的膝关节,降低了并发症,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郭卫提出仿生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思想,即基于仿生学原理,在实现膝关节重建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技术创新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及各维度的活动度。团队研发的关节假体已于多位患者手术中成功应用,特别是在儿童患者中,仿生型人工膝关节假体在不增加假体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下取得了更佳的关节活动度和优良的功能状态。

  为骨肿瘤患者治疗,手术技术是一个难题,但更多的是情感的难题。患者的希望是保命并保肢,对于医生来说,保命难,保肢更难。郭卫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借助科技发展的东风,“让患者有尊严地站立行走,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梦想正在实现。(责任编辑:高晟寒 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