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群,女,壮族,中共党员,1965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198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杜丽群同志奋战在传染病防控事业护理岗位30余年,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以满腔的热忱、强烈的责任心、精湛的专业技能倾心服务、关爱病患,为艾滋病防治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她是广西首位“南丁格尔奖”、广西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并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医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50余项荣誉称号,并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和主席团成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勇于担当,勇作广西艾滋病护理奠基人
2005年,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立广西首个艾滋病科,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定点收治。面对潜在职业暴露风险,加之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护士们大多数不愿到艾滋病科工作。此时,为了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杜丽群护士长主动请缨,她对院领导说:“艾滋病护理专业团队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艾滋病防治的成败。别人不敢做、不愿做,就让我来吧!”
杜丽群自告奋勇筹建艾滋病科,着手招募培训团队新成员,制定相应护理规程及护理工作制度,筹备建科日常用品等。在杜丽群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感召下,8名年轻护士追随她到艾滋病科,组成广西首批艾滋病护理团队。
目前,杜丽群带领护理团队已经为艾滋病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0000多人次,成为了广西艾滋病防治战线上最鲜艳的旗帜。
以身作则,堪为防艾护士典范
杜丽群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身边的年轻护士,成为广西医学护理界典范。2005年8月,艾滋病科收治了首例合并重症皮肤病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全身长满水泡,最大的疱疹直径达十几厘米,一碰就会破裂、渗液、溃烂,全身都是湿漉漉的,皮肤都粘在床单上,散发出阵阵恶臭。
当时在场的护士看着体无完肤的病人,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陪护家属闻到恶臭后也退避三舍,唯恐避之不及。杜丽群护长二话没说,熟练地穿好防护服亲自给病人进行护理,一阵阵的恶臭熏得杜护长实在受不了,她就到走廊外透透气,然后再回来接着护理。如此坚持十几天后,病人的水疱才逐渐吸收。如今,这位病人已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回归社会正常工作,还做起家具生意。
事后有记者采访杜丽群,问她当时是怎么能够坚持下来的?杜丽群说:“如果当时我不去,护士们更不敢去。如果我们都打退堂鼓了,病人就没有地方看病了。”
杜丽群护长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她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将艾滋病科的护理团队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艾滋病科先后有多名护士怀孕生产,按规定她们可以要求调离,但是她们在杜丽群的感召下依然坚守在护理岗位。十几年来,杜丽群护理团队不断壮大,从开科时的8人扩增到60多人,现在,年轻护士都以和杜丽群一起工作为荣。
以心换心,看护患者像亲人
“我们要尊重、关心每一个病人,把他们当作自家人。”杜丽群经常对她的护理团队这样说。
2006年至2007年间,一名叫“阿强”的吸毒者经常到艾滋病科住院。一个周末,正在家里休息的杜丽群被一个紧急电话叫醒后急忙赶往医院。原来,因为阿强毒瘾发作后,在一名年轻女医生查房时,阿强竟然用水果刀卡住医生脖子不放。杜丽群赶到现场时,阿强情绪已经失控,大声地对医护人员嘶吼:“你们就是这样对待病人的吗?!是不是也想得艾滋病?!”
整个病房人心惶惶,空气一下子凝住了。杜丽群却从容地走进病房现场,和持刀的阿强近距离沟通,直到他放开女医生,松开手中的长刀。经过耐心交流,杜丽群发现阿强之所以喜欢闹事,是因为他缺乏关爱,家人对他不闻不问更是让他感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在病房挑起种种事端纯粹是为了引起医生和护士的更多关注。
“我们要以心换心!”杜丽群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后来她一到病房就会主动去找阿强聊天,热心地问他吃饭没有,最近心情怎么样。阿强感受到杜丽群对他的关爱后,暴躁情绪渐渐少了。此后阿强来医院复诊,还多次买来水果送给护士和病友。
钻研业务,创新艾滋病护理方法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每天需要多次输液,如果每次输液都要穿刺的话,不仅护理工作量大,还会加大护士职业暴露风险。
一次偶然机会,杜丽群在麻醉科无意中发现,对输液病人采用深静脉输液留置针,能有效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杜丽群很快将深静脉留置针推广到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中。这个创新之举,既大大减轻病人多次扎针的痛苦,减少患者医疗费用,降低了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又为护理人员建起一道安全防线。
杜丽群还在医院首创“护士站前移模式”,要求艾滋病科护士必须将护理工作从护士站前移到病人床前,与患者建立沟通渠道,增加心理看护项目,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加精细的个性化服务,使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
能帮就帮,关爱少数民族患者彰显医者仁心
艾滋病科里有一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病人生活条件比较困难,患病后情绪低落,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杜护长知道后特意收集少数民族风俗资料,尊重他们的民俗习惯,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们,买来一些种植养殖的书籍给他们讲解,鼓励他们出院后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好几位病人回去后真的办起了养殖场和加工场,还给一些艾滋病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完成回归社会的蜕变。
在壮族病人小马的心中,杜丽群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恩人。小马在一次发病时住进了艾滋病科,此前他已经为治病花光所有的积蓄,家人也因嫌弃和害怕离他而去,小马痛不欲生几次欲寻短见。杜护长得知后带头发动科室人员募捐一千六百多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当杜护长得知小马出院前偷偷写了乞讨牌,要外出行乞为生时,她邀请小马以同伴教育者的身份加入防治艾滋病志愿者队伍,既解决了小马的生存就业问题,又能让小马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来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014年5月,小马的父亲被查出患胃癌,杜护长了解到这件事后,带头召集科室给小马捐款4380元,让小马的父亲及时做了手术。小马感恩杜护长,因为感恩他也要像杜护长一样帮助更多像他那样的人。现在,小马几乎每天都会来到医院艾滋病科为病友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小马如今已经帮助200多名艾滋病人走出了心理的阴影。
热心公益,亲力推动防艾事业
2005年以来,杜丽群多次受邀参加广西红十字会、南宁市红十字会等单位为艾滋病出院患者举办家庭关怀及依从性教育讲座,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的公益义诊活动。这些年来,杜丽群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为社会大众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常识。
为方便出院病人及时有效地联系医务人员,杜丽群牵头创建了由艾滋病患者和医护人员组成的“慈爱天使”QQ群,向出院病人提供交流和咨询平台,全天候向患者提供服务。“@丽群-与艾同行”是杜丽群的新浪微博名,她充分利用工作余暇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网友,定期举行在线微访谈,利用微博宣传防艾抗艾工作中的各种正能量。
作为中国防艾工作一线的少数民族代表,杜丽群深知与艾滋病抗争之路任重道远。但她相信随着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防艾工作中来。她说:“我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艾滋病防治中来,人类战胜艾滋病的那一天会很快到来。”(供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