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以“中国好人”何兴武为原型。何兴武老人年幼时失聪,为让更多的聋哑人接受教育创办“三联特殊教育学校“。这位可敬的老人节衣缩食,凭借瘦弱的肩膀,20年支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使300多名边远山区的聋哑孩子,在爱心的呵护和教育下健康成长。
本片根据“中国好人”李勇的故事改编。李勇生活在典型的“421”家庭,在岳父、父母相继罹患重病之时,面对巨额医疗费用,他始终不离不弃,作为独子的他一边照料亲人,一边继续刻苦勤奋地工作,真正做到了对事业忠、对长辈孝、对同事义,孝悌之行感人肺腑。
南京雨花台区一个“环卫工之家”--这个来自淮安的家庭,一家3口都在南京从事环卫工作,父亲是垃圾中转站管理员,母亲是保洁员,儿子是环卫车驾驶员,一家3口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平凡简单的幸福、知足常乐的心态,感动了众多网友。
郭永华是一位普通母亲,前夫在她生下三个孩子后弃她而去,再婚后丈夫又患病去世,留下女儿和养女,其中养女高春燕患有脑瘫。就这样,郭永华义无反顾照顾春燕25年。在悉心照料下,春燕由只字不识到可以读书看报发短信。逢年过节,春燕都会用短信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
55年来,陈希永一直是朱彦夫挑战极限人生的“拐杖”。一个善良美丽的日照姑娘,为何选择了没手没脚的丈夫共度一生?微电影《用生命写就的告白——朱彦夫妻子的话》,为您讲述“时代楷模”朱彦夫和妻子陈希永55年的奇特爱情。
总有一份感动温暖你我、直抵心灵。好人“微”电影,生活“大”启迪。为传承好人精神,彰显道德力量,中国文明网开设《好人微电影》专栏,征集展播以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真人真事为原型的作品,用“微电影”形式传播凡人善举故事,以生动的文艺方式唱响核心价值观。
-
商家也好,企业也罢,都应像“油条哥”倒掉残油一样,将不诚信、昧良心一并倒掉。
-
太感人了,看了朱老师的故事,好像不再害怕挫折,不再认为生活是艰辛的,梦想是遥远的,他清清楚楚的告诉我,只要想做,没有不可能!
-
让我们记住那些曾经感动你我的时刻,在心中刻下好人伟岸的身影,学习黄占明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一份爱的宣言,留住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感动,守住那一份永恒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