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曲山镇东溪沟村村支书朱华银,一个普通的村支书,却在“5·12”大灾难中演绎传奇。5年过去了,今天的朱华银和他的东溪沟村有着怎样的命运,记者再次踏上探访的路。 穿过北川老县城静默的废墟,穿越仍然的伤痛,再走两公里,就到达重建安置点——邓家。这个蛰伏在青山怀抱里的小场镇,满眼绿色缝合了往日的裂痕,绽放的鲜花开满坡坡坎坎,崭新的安置房,一幢幢,挺着身姿,披着晨光。 再次见到朱华银,激动的心情不亚于与阔别多年的亲友相会,两双攥紧的手,迟迟不肯松开…… 5年搬了5次家 村支部的牌子扛到哪,村民的家就安在哪 “终于安定下来了。”朱华银脸上写满微笑。地震5年后,北川曲山镇东溪沟村村“两委”终于有了永久性的办公场所,就在邓家片区安置点场镇中心位置一幢小楼的二楼,宽敞的房间,窗明几净。朱华银递上一杯茶水,“今年的北川新茶,品尝一下吧!” “5·12”特大地震使东溪沟村受到毁灭性打击,房屋全部倒塌,全村不足600人,就有69人遇难,1人失踪。巨大的灾难,让他们丧失了土地和家园。 震后第四天,朱华银和村里的重伤员被部队救出,他和村民们在临时安置点相聚了。见不少村民还在流泪,朱华银往起一站说:“有村支部和大家在一起,有全国人民的救援,怕什么?” 那天起,东溪沟村成了一个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村”,幸存的500多村民,5年搬了5次家。“村支部的牌子扛到哪,村民的家就安在哪”, 朱华银说。 2008年7月18日,村民们从擂鼓镇帐篷搬到了5公里外的任家坪板房区。朱华银没有忘记在第一时间把村支部的牌子搬到任家坪板房区。 2009年6月,灾后重建如火如荼,东溪沟村人即将分散到附近乡镇过渡居住,不少村民感觉全村一下子散摊似的,都依依难舍。朱华银考虑再三,决定把村“两委”的办公地点继续留在擂鼓镇板房。他说:“这间办公室还是咱们村的中心,我在这里守着,为大家办事,支部会、村民会还在这里开!” 从此,朱华银就在任家坪板房区扎下了。一间半板房,里屋半间是朱华银的宿舍,外面一间做办公用。这小小板房,凝聚着全村人的心。 朱华银在这板房里坚守了近3年,默默无闻,历经艰辛。2012年3月12日,邓家片区安置房建好了,朱华银又把东溪沟村村党支部的牌子搬到邓家。 在新疆打工摘棉花的村民李定芳也赶回了,她说:“村支部就是我们的依靠,有村支部就有我们的家。” 坐溜索进村去种地 5年重建的最大收获是锻造了一种精神 农民的希望在土地。震后不久,村党支部就做出一项决定:发展生态经济林木,振兴东溪沟村。然而,横在东溪沟人面前有两难:一是进村难,二是选种难。 地震前,从县城到东溪沟村只需1个多小时,可现在,道路被摧毁,天明从邓家安置点出发,天黑才能进村。这没有难倒东溪沟人。55岁的朱支书,带领村组干部,身背干粮,绕道进村,一边对全村9700亩林地、2000余亩耕地的受灾情况进行排查,一边对生态经济林进行实地丈量和规划。 2012年,村“两委”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全村分冬春两季植树11万株。对东溪沟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鏖战。 为了缩短进村时间,他们在湔江河上拉溜索,把村子和外界连通。去年夏天,57岁的村主任尚光富主动请缨,带领年轻党员干部和村里的壮劳力,挥汗、挖坑、埋桩,苦干一个星期,终于横江拉起一去一回两根溜索。 要把1米多高的树苗、植树的锄头、十字镐等工具与人绑在一起,溜过波涛汹涌的湔江河,不少人心生畏惧。身材瘦弱的朱华银率先坐上了溜索,第一个滑索进村,挺力挖开了震后植树的第一锄。 68岁的老党员、老退伍军人邓正贵在过溜索时,不慎坐绳松脱,身体倒挂在溜索上,村民姜大伟立即坐溜索赶过去救援,将他安全地送到对岸。 靠着这根溜索,东溪沟村人终于在今年春季完成了植树和林下种植计划。 朱华银说:“5年重建,最大的收获是锻造了一种精神”。 邓家片区场镇刚刚兴起,商业也才起步,东溪沟人瞄准了商机。 “初学开商店,开张头个月就收入2000元,”在场镇上开了个建材杂货店的马双双,23岁,是村里的新党员,团支书,她的志向是就地创业,独自探路。 30多岁的李定芳不一样,她在邓家片区有了永久性安置房,就带着家人放心出去打工。地震中,她老公腰部受重伤,13岁的大女儿脑部受重伤,“现在都好多了,我们一起在遂宁一家饲料厂打工。”李定芳很乐观。 朱华银说:“村里没有吃闲饭的人,打工经商的出去200多人,重返大山搞种养殖的有20多户,村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200多元。东溪沟村,不再愁了,站起来了!” 漫山遍野的新绿,生长着希望。 |
- 上一篇:
-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榜
已是第一篇
-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榜
- 下一篇:
-
共青团十七大代表祝溪白脚踏实地逐梦
已是最后一篇
-
共青团十七大代表祝溪白脚踏实地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