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集团军某摩步旅“红三连”传承红军传统纪实
发表时间:2015-07-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有令豁出命 有纪守如铁
——第40集团军某摩步旅“红三连”传承红军传统纪实

 在“红色血脉”的旅标下,陆军第40集团军某摩步旅“红三连”官兵在追思一位英雄。英雄的名字叫邓培喜,他在“红三连”从战士干到连长,由于连年带队参加国防施工,积劳成疾,年仅36岁就病逝了。弥留之际,他说出自己的心愿:“我是‘红三连’的兵,‘红三连’就是我的家,死后把我葬在营房的后山上,别让我离开这个家。”

  让英雄生死相依的“红三连”诞生于秋收起义,是我军首批“支部建在连上”的连队。88年来,连队始终把“传承红军血脉、保持红军本色、当好红军传人”作为追求,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过硬,被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军先进基层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

  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

  这是一个特殊而值得纪念的日子:1928年10月22日,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红三连”首批8名党员,攥紧拳头,面向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

  86年后的同一天,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刘卓,站在党旗下高声宣读入党誓词,决心“铁心跟党走,铁拳捍党旗”,续写“红军传人”的风采。

  2013年9月,刘卓入伍来到“红三连”。他领到的第一本书是连史,参加的第一次活动是听红军故事。这个高学历的战士一开始对这些有点不以为然:“都什么年代了,咋还学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让他思想发生转变的是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学习。在刘卓的思想政治教育笔记上,记录着40多堂教育课的内容,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每一堂课的内容后面都有学习体会,笔记字数加起来超过4万字。

  令刘卓更感兴趣的是连队依托政工网建立的红色网站,官兵们可以利用网上的博客、论坛、聊天室实时交流学习感受,他们还在MP3、MP4、快译通等数码产品中存入党史、国史、军史、连史,方便在体能跑步、广场散步时随听随看。

  久而久之,刘卓成了网上“传人博客”的“金牌博主”,旅史馆、荣誉室的“常客”,“传统闯关游戏我最大”的“首席”。他的训练积极性也不断高涨,一年之后就成了训练骨干,还被评为优秀士兵。前不久,他以军政素质第一的好成绩,被预选为旅优秀士兵提干对象。

  在先辈的荣光中续写新辉煌

  这是一次特殊的交接仪式,在全连107名官兵的见证下,被提拔到二营担任副营长的刘红喜,郑重地把连队的“红毛毯”“大事记”“尖刀锐利”锦旗交到三连第37任连长李元军手中。

  交接的“三件宝”是连队的“红根子”。当年,由党代表罗荣桓和连长曾士峨、副连长张宗逊3人组成的首任党支部,披着这个“红毛毯”召开第一次会议——这就是享誉全军的“被窝支委会”,它成为连队建设发展的分水岭;厚厚的“大事记”,记录了连队80多年来建立的卓著功勋;连队在260多次作战中赢得“百战百胜”的美誉,“尖刀锐利”锦旗是在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后被授予的。

  忆连史,唱连歌,交接“三件宝”,向“红色血脉”旅标宣誓,这样的主官交接仪式多年来三连一直保持着,它们代表的“铁心向党、敢打硬仗”的传统,使连队在40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当尖刀、打头阵。

  2010年8月,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江城丹东,虎山大坝出现100多米的溃塌,13万群众被迫紧急转移。

  情况万分危急,“红三连”奉命紧急驰援,百余名官兵顶着瓢泼大雨奔赴溃塌大坝,与波涛汹涌的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长达15个小时的抢险中,官兵们在水中打下两百多根木桩,累计背扛沙袋2.1万多包,搬运土石方1000多立方米,终于将溃塌的大堤堵住。当年,“有红军部队在,请江城人民放心!”入选感动丹东“十大流行语”。

  近年来,“红三连”经受住了实兵演习、国防施工、抗洪抢险、河道清淤等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连队参加上级比武130多次,夺得180多枚金牌,30余次出色完成打头阵、当先锋的军事行动任务,连续10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继2013年被集团军树为“基层建设标兵连”之后,去年该连又被沈阳军区评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

  用严明的军纪立起革命军人好样子

  1928年4月3日上午,身穿灰军装的毛泽东,登上沙田墟老虎冲“三十六石丘”旱田内的土戏台,掰着手指,一字一板、逐条逐项向部队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戏台下面,是“红三连”的先辈,他们高举红旗,昂首挺胸,倾听着横空出世的人民军队第一军规。

  从干部骨干到普通战士,始终把这个情景当故事宣讲、当荣誉激励、当利剑使用,铸就了“有令豁出命、有纪守如铁”的良好风气,并延续至今。三连“马蜂蜇脸不皱眉、铁钉扎脚不停步”严明纪律享誉集团军,多年来,连队从没有不良倾向产生、没有违纪行为发生,保持着61年无安全事故的纪录。

  有一年深秋,“红三连”参加实兵演习,连续机动3昼夜,官兵们饥寒交迫,虽然3次路过苹果园,但没有一人违反纪律采摘苹果。尖刀班官兵的装具不慎碰掉6个苹果,撤离时大家给67岁的果农刘建新送去20元赔礼道歉。刘大爷无论如何都不肯收,战士说什么都硬要把钱留下。望着官兵远去的背影,老人感慨:“多像当年的红军啊!”

  2013年盛夏,有着“暴风雨部队”之称的陆军第40集团军组织建制班大比武,50多个班走进硝烟弥漫的演兵场,展开了百余个专业技能的比拼。曾在全旅专业技能比赛中多次夺冠的“红三连”大学生士兵黄建锋随班出征。

  “铁血烽火创奇功,军旗更鲜红,战歌更嘹亮……”这首整天在队列中吼唱的《红军血脉党的枪》的歌曲,早已融入这个三连战士的灵魂。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他在摸爬滚打中磨破3双作战靴和两套作训服,取得了数十个基础课目全优的好成绩。

  没想到大比武那天,黄建锋感冒了,高烧41度持续不退,连队干部让他卧床休息,可他脖子一梗:“关键时候如果当逃兵,今后还有什么脸面待在‘红三连’。”

  黄建峰肩枪带弹上阵,出色地完成手榴弹投掷、地雷埋设、400米障碍等课目。在最后的重装武装越野中,他额头上冒着汗珠咬牙坚持着,以超过第二名34秒的好成绩夺冠。而此时的黄建峰,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的身体,一头晕倒在地上。

  “红色传统给了三连官兵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血性品格和战斗精神。”旅政委王洪刚说。

  2008年春夏之交,旅里发出探索山林地野战生存与作战的动员令。面对全新的课题,“红三连”官兵连夜在请战书上签字。随后,107名官兵全装挺进原始森林,连续半个多月的绵绵阴雨,使林内平均湿度达70%,衣服和被子就像在水里泡过一样。森林内道路崎岖泥泞、山石阻横,通视距离不到5米,车辆、人员难以通行,还有野生动物袭扰的危险。

  但为了锤炼吃、住、藏的本领,他们坚持不带一粒米、一袋粮挺进林海深处,有时战士们饿的直打晃,依然咬牙坚持着。一个月之后,他们掌握了46种可食用植物、13种药材和16种动物的识别及食用方法,还利用山中的木材、藤条等搭设一面坡型、屋脊型、蒙古包型等15种宜居的高脚屋和地火龙、烘干房。

  随后3个月里,他们拓展3人协作攀登、山林地重装奔袭等基础课目和侦察兵携器材攀岩、有线兵全副武装攀登等专业课目,摸索出20余种武器装备山林地训法战法,编撰出让训练专家都赞叹不已的《步兵连山林地适应性训练纲目》和《步兵山林地训练基础手册》,被集团军和军区推广。(李大勇 姜玉坤 郭克鑫)

好人线索平台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梁艳红
分享到: 
更多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好人365
头条聚焦
中国好人榜
影像馆
091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