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风区”的逆行者
发表时间:2023-05-24 来源:中国文明网

  “玛依塔斯至老风口风区一线风力11到12级,阵风13级,需要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听着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李长青绷紧了神经。他驾驶车辆在管辖路段巡视了一遍,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返回办公室。

  李长青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副班长。玛依塔斯四周都是山,气流穿过山体间像喇叭口一样的垭口后,会在“狭管效应”作用下形成10级以上大风,卷起地表积雪,引发“风吹雪”。这里是暴风雪灾害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多达180天,被称为“魔鬼风区”。

  

  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图片来源:新华社

  10多年来,李长青和队友们成功营救遇险人员2万余人,无一人伤亡。他逐渐成长为塔城公路管理局第3代劳模、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最年轻的副班长。

  勤学苦练,一股子“拼劲”

  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在201省道K44+800米处设置了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负责除雪保通工作。这个抢险基地,对应的防风雪保交通抢险值班点多达10个。

  2011年秋,21岁的李长青考入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不久,他被派到玛依塔斯成为一名见习抢险机械驾驶员。

  李长青是幸运的,他的师傅巴图散是塔城地区劳动模范。初出茅庐的李长青来到玛依塔斯防风雪基地,对平地机、除雪机、装甲车等机械一窍不通。师傅巴图散十分耐心,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操作,把自己十几年的经验技巧传给了他。

  李长青认真地学,虚心请教,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洗礼,他熟练地驾驭了除雪车,也熟悉了玛依塔斯风区的每一公里路段,成为一名可以“独立作战”的抢险队员。

工作中的李长青。图片来源:中国交通在线

  学会开除雪车的李长青并不满足,很快,他又学会了驾驶俗称“两头忙”的装载挖掘机。“两头忙”的操作与除雪车有着很大差异,李长青采取笨鸟先飞的方法,多请教、多学习、多实践,靠着这股子“魔劲”,掌握了装载挖掘机的操作要领。

  2014年,基地引进了大型挖掘机。面对这庞然大物,李长青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大型挖掘机的驾驶技能,他还在技能比武中多次获得“两头忙”的头衔和江铃凯运自卸车操作第一名,也成为了最年轻的机械操作多面手。

  抗雪保畅通,“一个都不能少”

  提起玛依塔斯路段,公路养护人员往往为之色变。

  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的队员,每年在完成夏季繁重的养护工作后,11月初便来到基地驻守,一直到次年3月。

  这5个月里,玛依塔斯的风雪从未停过。遇上恶劣天气,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风雪就是命令,随叫随到。

在长时间搜寻被困旅客后,李长青回到驾驶室取暖。图片来源:新华社

  天气不好的时候,基地的救援电话不断,有时一场救援行动可能持续20多个小时。李长青总是第一个冲进风区,连续十几个小时与风雪搏斗。进进出出,帽子上、衣服上,雪化成水、水冻成冰,冰又化成水,再结成冰,又沾上雪,一层冰雪一层汗水,一层汗水凝结成一层冰。一次救援下来,李长青的衣服变得硬邦邦的,举一下胳膊,袖子上的冰碴子都能往下掉……

  2021年1月22日晚,玛依塔斯路段遭13级西风猛袭,地面雪夹着下的雪,被大风吹得漫天飞舞,能见度不足10米,途经的117名司乘人员滞困在风区。

  刚准备吃晚饭的李长青,得知消息立即放下碗筷,和同事开着除雪车上路。与风雪搏斗一夜,次日中午营救才结束。

由于长时间在寒风中搜寻被困旅客,李长青身上已全是冰碴。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工作10余年来,李长青与风雪为舞,与大路为伴,与车辆为友,先后参加防风雪保交通工作700多次,累计机械驾驶时长14000多个小时,累计救援旅客2万余人。

  “我会继续传承老一辈公路人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用自己的努力为司乘人员、群众‘拼’出一条安全的通道。”李长青说。(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吴铎思)

2022年第四季度

李长青入选“中国好人榜”

责任编辑:刘朝灵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