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健
隐姓埋名的燃料专家献身国防40年 如今85岁仍奋斗不止
敬业奉献
湖北省
2019年12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故事:

  年过八旬,仍奋战在破解世界难题的道路上;隐姓埋名数十年,只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前爆炸。他,就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燃料专家、“炼铀功臣”王明健。

  现年85岁的王明健是襄阳市南漳县人。1956年7月,刚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的王明健被一纸调令秘密分配到309大队,主要从事原子弹研究。

  当时,中国的整个核工业体系还处在初建阶段,没有正规的铀矿和处理铀矿石的工厂。二机部决定在广东某村建立309大队水冶厂,任命王明健为厂长兼技术负责人,要求半年内制取出原子弹所需的二氧化铀原料。

  王明健没有退缩:“党交给我的任务,必须完成!”

  1958年底,家中发来电报说奶奶病危,但那时正是科研生产紧张时期。“我没办法回去,我面对的是国家大事。”王明健说。第二封电报发来时,奶奶已经去世。王明健对着电报磕了一个头,又投入到工作中。“我从小是奶奶养大的,可直到她过世,都还不知道我在外面干什么!”这些年,王明健一直深感愧疚。

  1959年8月,王明健在试验中,两次经历了含有核辐射的爆炸,身上多处被烧伤,险些丧命。1964年4月,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彻底解决了原子弹的燃料问题,当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震撼世界。

  几十年来,王明健对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的贡献闭口不谈。直到2014年庆祝原子弹爆炸50周年,国家“两弹一星”办公室找到王明健,问还有什么要求时,王明健挥挥手:“我没有任何要求,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无上光荣!”

  经历了两次爆炸以及长期的辐射暴露,王明健饱受着病痛的折磨,身体十分虚弱。今年2月,他在病中,把小女儿王琴叫到身旁:“爸爸解了一生的一道化学题,我说你记,让听得懂的科学家少走弯路。”

来源:湖北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