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号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文章介绍的是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到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的事迹。临退休前,陈立群放着民办高中开出的百万年薪不要,而跟支教学校谈的条件只是“解决吃住,分文不取”,就这么赶赴千里外的国家级贫困县当一名中学校长去了。
学军中学在杭州无人不知,在国内也是声名赫赫,多少家长的梦想就是把孩子送进这所中学。陈立群能够不为声名所累,不受物质羁绊,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无愧于时代楷模的荣誉。他的所作所为,源自于高尚的道德境界,也出自于纯粹的理想境界。
尤其让我感动的,还在于陈立群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精神。在台江县,陈立群把一所士气低落、学习氛围松垮,教师无心教课、学生无心上课的中学,硬是变成风气焕然一新的学校。教学实践措施有没有效果,结果最为直观。2017年是他带的首届毕业生高考,民族中学考入一本的学生数量从40多个增长到100多个,到了2019年,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561人考取了本科。能有这么明显的变化,离不开陈老师的辛苦付出。从解决食堂环境、自掏腰包补贴老师,到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氛围,为老师和学生打气,陈立群硬的软的苦的辣的招数全用上了。
如此巨大的变化,如此漂亮的成绩,又说明了什么?作为一个家长,我感受到的是,陈校长真真正正用心地贯彻了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八个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这么一个贫困县,家长对教育不上心,老师收入水平低,教育资源落后,这些都是客观原因,但陈立群用事实证明,只要方法得当,肯下力气,根本不存在天生的差生,学渣也可以变成学霸。虽然考试成绩不代表一切,但高考成绩的提高,背后是师生一起努力的结果。老师不主动克服困难,不下苦功夫钻研业务,学生不端正学习态度,不改变学习方法,不可能实现这么大的跨越。
这也让人感慨,台江民族中学这几届学生是多么幸运,遇上了陈立群来当中学校长。他们遇上了对的人,从而有了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这绝对不是夸张。一个人也许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成功,但能否遇上一个懂得他、关心他、帮助他的老师,至关重要,影响至深。许多人在多年后回想起来,都会惦记起一两个让他印象深刻的老师,也许是在一件小事上,也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足以改变他的人生轨迹。陈立群对于台江县这个地方的教育事业,犹如在一潭静水中投入一块巨石,荡起的涟漪久久不散。
一个地方要改变教育落后状况,需要陈立群这样的好校长;而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也需要遇上陈立群这样的好老师。陈立群的事迹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他让人看到了什么是“化腐朽为传奇”,什么叫作“一切皆有可能”。虽然教师节已经过了,这里还是想以家长的身份说一句:谢谢你,陈校长!(魏英杰)
-
(2019-09-11)
-
(2019-09-11)
-
(2019-09-11)
-
(2019-09-11)
-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