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打渔的二十几年间,陈宽华常趁着停靠码头的空隙,上岛来看看老王。只要看见有渔民上岛,顾不上剩下的给养还够吃几天,哪怕只煮个面条,老王也要留他们吃顿饭,听他们讲讲陆地上的变化……
王继才常说,“渔民就是我的腿。”渔民们也感恩老王的照顾,只要出海,就会带些给养给他。
蔬菜一直是岛上的稀缺资源,总是没过几天就腐烂。没有菜吃的时候,老王就吃一口饭,再吸一口海风,海风佐餐,这滋味在开山岛是独一份。
蔬菜难贮存,植物也难在岛上存活。
见不得岛上光秃秃,王继才托渔民从岸上捎来土壤,用石头垒砌一个个小园子,开始种树。第一年,栽下100多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50多棵槐树,没有一棵活下来;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撒下去,终于长出一棵小苗……
岛上的片片生机,让曾经驻守在这里的老兵们既惊喜,又窝心——“是你替我们守住了这座岛!”这群铁铮铮的汉子,抱着王继才痛哭了起来。
他吃过的苦,他们懂。
今天的开山岛植被茂盛。中国军网记者 冯开华 摄
不是每座山峰都高到无与伦比,远到惊心动魄。也不是每座海防哨所都能得此一守护者,作为太阳的战壕,作为海洋的碉堡。
32年前的7月,他义无反顾舍弃小家守护这座孤岛;32年后的7月,他把58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里。
山海拱手,为君一别。
也许多年以后,王继才还会记着归去来兮的路,千里万里回到这里……(记者 李晨 冯开华)
责任编辑:贾 玉韬
【纠错】
相关稿件